抖音产品新变化
抖音灰度测试的长视频APP“青桃”变成了“抖音精选”,各项互动数据和抖音本体全部打通。而如今内置的“长视频”板块,界面和“抖音精选”一样,且借助抖音本体功能,使用体验还超过了前者,这一系列转变让人看到了抖音在长视频领域的探索。
在打开APP查看后发现,“抖音精选”不仅更名,其内部创作者的互动数据,像点赞、评论等,都实现了与抖音本体的数据互通。这一举措更加紧密地将旗下长视频业务和主站联系起来,让数据可以更好地流动。
板块相似情况
目前正在灰度测试的“长视频”板块,从功能、界面到数据,几乎就是“抖音精选”的“像素级复刻”,二者都以B站为参考对象。这显示出抖音在长视频方面有一个较为明确的对标目标,试图借鉴成功经验。
同样的长视频业务团队同时采用独立APP和功能板块两种形式运行,这可以说是一种双轨制的尝试,通过对比数据,来决定未来哪一种形式会成为主要业务方向,这种探索精神值得关注。
视频时长情况
数据显示,无论是“抖音精选”还是“长视频”,排除个别极端案例后,里面视频内容时长大多在60秒到20分钟之间。这个时长区间兼顾了短视频的节奏和长视频的内容丰富度。
其实这并非产品团队为了冲KPI这么简单,而是抖音内容生态变化带来的必然结果。当下抖音主站长短视频内容共存的情况已经十分常见,新用户刚使用抖音时,这类“短视频化的长视频”就会经常出现在初始的兴趣推荐信息流中。
用户内容消费
在用户的内容消费中,很大程度是依据视频内容标签划分,而不是视频时长。这意味着用户更在意视频内容是什么,而不是这个视频有多长。
现在无论是B站还是抖音,都出现了以“万字长文”“深度解读”为噱头的长时长视频内容。这类内容虽然单个视频时长极长,和直播切片等商业化内容不同,但其用户粘性较大,只不过商业价值目前相对较低。
变现逻辑差异
短视频有直播带货和信息流广告等变现方式,而长视频在发展成熟之后,类似于“优爱腾”的贴片广告未来在抖音的长视频板块出现也是有可能的。不同的时长对应不同的变现手段。
抖音经过七年发展,从单一的娱乐短视频平台扩展到了电商和本地生活等领域。另立“长视频”板块和本地生活的“同城”板块类似,都是在原有内容生态基础上进行细分服务,以满足更多用户的需求。
流量与运营策略
抖音作为流量分发中心,它可以通过改变规则和算法来调整流量走向。这可能是推出“不喜欢”选项来筛选流量的深层原因之一,也反映出抖音对流量精准运营的重视。
未来抖音的长视频业务会如何发展,是独立APP模式更胜一筹,还是集成的功能板块更受欢迎,这都充满了不确定性,也让广大用户和从业者十分期待。
大家觉得抖音的长视频业务未来能否和成熟的长视频平台一较高下?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有价值,别忘了点赞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