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透露的困境 /b>
快手招股书数据揭晓,让我们看到它在竞争白热化的短视频赛道里的艰难处境。自2019年下半年始,快手营收、盈利、直播付费用户等数据增速急刹车。特别是2020年视频号崛起,据说不到一年DAU破2亿,快手面临的竞争压力更上一层楼。
快手曾经依赖直播变现,如今此业务放缓,对它而言如鲠在喉。直播业务可是它的“发家法宝”,增速放缓意味着利润缩减,发展步伐受阻,在同行激烈竞争下,它必须想办法突围。
私域流量的双刃剑 /b>
快手以私域流量为主,对内容创作者友好。即便粉丝不多,但铁粉够多,创作者就能通过直播、电商等多种途径赚钱。这种模式成就了众多主播,形成了辛巴等6大家族,他们掌控大量流量,靠流量培养新人,实现电商变现。
然而,几家独大的局面弊端明显。它破坏了平台的生态平衡,让众多机构和品牌方望而却步。平台缺乏新鲜血液和多元化内容,发展的可持续性受到挑战,如何平衡私域流量和平台整体生态是快手亟待解决的难题。
公域流量的扩充尝试 /b>
如今快手用8.0版本扩充公域流量,借助快手粉条等产品把涨粉和曝光控制权收回平台。这实质是将私域流量重新分配到公域的过程,既是运营逻辑的变革,也是上市前提升业绩的需求。
把流量控制权掌握在自己手里,平台能更好地规划内容,引入更多品牌和金主。然而,这一举措必然会触动原有私域流量既得利益者,如何在改革中平衡各方利益,顺利推动公域流量扩充,考验着快手的决策智慧。
拓展渠道吸引用户 /b>
为了提升日活,快手双管齐下。在渠道拓展上,它豪掷约40亿拿下2020年央视春晚独家合作,利用春晚在下沉市场和中老年群体的影响力吸粉。这一举措大大提升了快手的品牌知名度和曝光度。
同时,快手通过巨额补贴吸引董明珠、梁建章等明星企业家入驻,改变大众对快手直播带货低价的刻板印象。经过一番努力,今年2月快手宣布日活达3亿,不过这是投入132.85亿推广换来的成果。
推广背后的亏损困境 /b>
虽然快手实现了日活目标,但代价惨痛。今年上半年投入132亿元推广,打破了三年来的盈利局面,产生63.48亿亏损。而且,流量还被对手抖音超越,这让快手陷入尴尬境地。
快手在资金上的巨大投入没有换来理想的市场地位,反而让自己陷入亏损深渊。接下来,如何在控制成本的同时,提升用户粘性和活跃度,恢复盈利,是快手面临的重大挑战。
流量抢夺的新策略 /b>
在上市要对资本负责的压力下,快手急需抢回流失的流量。资本看重增长和行业份额,所以快手签下周杰伦、C罗等巨星,希望借助他们的影响力吸引粉丝,提升流量和市场竞争力。
但巨星效应能持续多久,能否真正改变快手的市场地位还不确定。快手需要在抢夺流量的同时,解决好内部运营和竞争策略等问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找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你认为快手签下巨星能帮助它在竞争中突围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点赞并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