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力视频越界>
申力医生本属心血管科,但其在快手上发布的视频却远远超出该领域,涉及癌症、内分泌、新冠肺炎等多种疾病。她还语气肯定地向患者传授“该用什么药,不该用什么药”,这种跨领域输出引发了不少争议。有专门服务医生KOL的机构“揭秘”,甚至称没有执业医师证也能“操作”。
<医院声明撇清>
健识局向咨询台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工作人员明确表示申力在快手上发视频并非医院行为,不是医院组织她直播,是她个人行为。不过即便与医院无关,她在网上产生的这些问题,依然给医疗行业带来了一些不良影响和讨论。
<平台部分视频被删>
如今,申力那条点赞超过2.2万的“他汀”视频已在快手上删除。究竟是平台自身察觉到问题进行处理,还是受到了外界压力才选择删除,此事不得而知,但足以体现出这条视频存在一些争议点。
<MCN逐利乱象>
MCN机构负责在医疗领域孵化“医生IP”。一边将医生打造成红人,一边帮平台签约医生实现商业变现。医生能从MCN机构接到的广告中抽成,为了利益,MCN机构操作乱象丛生,低年资医师包装成高职称、无资质套用执业医师身份信息等情况屡见不鲜。
<“神医”认证漏洞>
MCN机构与快手平台长期大量合作,面对各种造假的“假医生”,平台存在“放水”现象。有人透露,有足够资金或流量,让假医生通过认证并非难事。虽然“高中生伪装成医学硕博”情况相对少些,但其他造假情况十分普遍,很多真假难辨的“神医”不断在平台发声。
<监管困境待解>
申力2020年底在快手上注册并开始发视频,当时平台应已有医学审核团队,但正规医师在视频中发表个人言论,平台似乎无法制约。此外,相关法律法规也不健全,病人若信了视频吃药出问题,医生不担责,这一漏洞亟待补上。
你怎么看短视频平台上这些医疗科普乱象?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讨论,也别忘了点赞和分享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