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上线背景
过去,高校试剂耗材采购多采用分散采购模式,也就是师生自行联系供应商。在厦门大学,这样的模式存在明显弊端,单笔分散采购缺乏规模优势,无法获取批量采购的价格优惠。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资产与后勤事务管理处、财务处历经多年的策划、调研、论证和谈判,终于在2020年1月正式上线了“试剂耗材询购平台”。
平台采购规模
平台上线一年多来,效果显著。厦门大学几乎所有的教学科研试剂耗材都通过该平台进行采购。产品数据极其丰富,超过5700万条,订单量也接近9万个。如此庞大的规模数据,足以证明平台在学校试剂耗材采购中的重要地位,也说明师生们对这个平台的认可。
“团购”模式优势
师生个体通过平台采购试剂耗材,学校成为采购主体与供应商谈判并定期结算。这种化零为整、统筹集约的“团购”模式,为课题组带来了实惠。比如,小实验室也能和大实验室一样享受到优惠价格。有参与平台后期价格谈判的老师表示,他们为全校课题组争取到了很低的折扣,帮助师生享受采购集中化红利。
供应商积极性提升
对于供应商来说,平台的存在也好处多多。交易方变为学校主体,使得账期得到保障。这大大降低了供应商的管理成本、营销成本和资金占用成本。所以,供应商自然愿意向平台提供更质优价廉的产品。比如很多供应商看到稳定的交易和成本降低,开始积极提供优质试剂,形成了科研采购中的良性循环。
财务报销模式改进
学校在建设采购平台时,就将其与财务系统有效对接。原本课题组自行负责的报销模式,变成了集中报账、定期结算。以生命科学学院为例,该学院是全校试剂耗材采购量较大的学院之一。平台启用后,学院工作人员的采购报销工作量大大减轻,行政成本降低,真的实现了“数据多跑路、老师少跑腿”。
平台管理与优化
资产与后勤事务管理处作为平台建设牵头部门,组织了4场价格谈判,成功压低207款品牌的试剂耗材价格,让全校师生受益。针对师生反馈的财务制度和结算流程问题,学校出台了相关管理办法。同时,根据科研人员、供应商、财务部门、信息部门的需求,一直在不断优化平台功能,切实解决实际问题。
你觉得像厦门大学这样的试剂耗材询购平台,在其他高校推广会有怎样的效果?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你的看法,别忘了点赞和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