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市场消费陷阱众多,各种虚假宣传、违规操作层出不穷,严重危害消费者权益。下面咱们就来详细说说那些令人气愤的消费陷阱。
直播间虚假带货
不少老人热衷在直播间购物,李先生的父母就买了很多号称有神奇疗效的产品,结果发现都是普通食品。“小张说事”直播间就是常见虚假带货的地方,记者还发现其背后有“利哥供应链”,负责人竟称直播间故事全是编造,只为推销产品,让不少老人花冤枉钱。
而且市场上直播水军泛滥,网上有平台售卖直播人气等,下单很方便。还有公司的云控系统,一台手机能操控大量手机当水军,经理表示行业对水军需求大,手机里很多接单群每天需求海量,这种造假风气破坏了直播购物的公平。
美容针剂乱象
记者到易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了解到,各类“打脸”美容针剂多是这些工厂生产。但工作人员坦言,很多工厂生产此类实则用于脸部注射的针剂却无生产许可证,消费者注射这类无资质针剂,面临极大健康风险,却可能不清楚背后隐患。
这些没有正规生产许可的美容针剂流入市场,在美容行业泛滥,缺乏严格监管,让追求美丽的消费者承担不必要的健康代价,真不知道有多少消费者在不知情下使用这些危险针剂。
评书机售药骗局
在吉林,很多老人一年能收到上百个免费送的“收音机”包裹,其实是“评书机”。里面有4小时以上音频,是专家、研发人讲药品功效及患者感谢。记者买的药,价格比电商平台高几倍,说明书也没音频里说的功效。
评书机厂商称出厂价只要十元,积累大量音频资料,药品销售商提供药名就能匹配音频。这种“一条龙”服务专门针对老人,利用他们对健康的渴望和对专家的信任行骗,可恶至极。
信息安全隐患
315信息安全实验室提醒,陈女士遭遇钓鱼网站诈骗,按要求填信息全被系统记录。更可怕的是破解版App,技术人员监测十余款破解版应用,发现很多猫腻。免费使用破解版App就像给手机安“监控”埋“地雷”,风险高到难以想象。
在信息时代,大家常用手机软件,很多人因贪图免费使用破解版,却不知自己的个人信息、隐私安全完全暴露,随时可能遭遇财产损失或陷入其他危险,不得不让人警醒。
电力工程隐患
央视记者在河间市调查发现,不少厂家售卖翻新绝缘子,还配上假试验报告和合格证。这些有问题的翻新绝缘子通过各种渠道流入周边电力工程。若用于关键电力设施,可能带来严重安全隐患,威胁电网系统稳定运行和人们的生活用电安全。
电力工程本该严谨安全,但这些不良厂家为私利违规售卖翻新绝缘子,把大众用电安全当儿戏,一旦出事后果不堪设想,必须严肃处理。
游乐设施安全带问题
在游乐场所,原来三点式安全带穿戴时间远少于五点式,客流大时能更快消化排队游客。但问题是,三点式安全带安全性是否有保障?为提高效率采用它,是否牺牲了游客的安全,这值得深思。
游乐设施安全至关重要,不能因追求客流量和效率,而忽视游客生命安全。经营者应平衡好这两者关系,保障游客在游玩中能真正开心又放心。
大家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消费陷阱?如果有,请在评论区分享出来,也希望大家点赞和分享这篇文章,让更多人了解这些消费陷阱,提高防范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