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看到快手某些作品播放量高就臆测作者肯定赚钱了。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大家都好奇究竟播放量达到多少能有收益,这其中有不少学问值得探究一番。
播放量和收益并无直接关系
在快手平台,很多人以为播放量高就有收益。但像100万这种高播放量的视频,其实并不能马上带来钱。这是因为快手的变现模式。它不像一些简单的按播放量付费的模式。它更注重的是流量转化的长期效应。例如许多创作者有百万播放量的视频,却并没有从这单纯的播放量中拿到钱。很多人对这种情况感到疑惑,其实是没有搞懂平台的规则。
100万播放量这样的热门视频没有收益,那是因为快手要创作者建立起自己的长期发展模式。快手是有一整套的生态系统,各个环节互相配合才能达到最终的变现目标。就像盖房子,不是一块砖就等于一间屋子的造价,每块砖都有它的作用,但不是直接能换算成钱的。
粉丝才是重点
在快手上,创作者不能仅靠播放量点赞量赚钱。100万播放量的好处是能吸引粉丝。像前面说的小刘,百万播放量能收获1万赞,这样可以换来1000粉丝关注。要知道,粉丝在前期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如果在河南的小张,初期没有注重粉丝量,只追求播放量,最后就很难有进一步的发展。后来他才明白粉丝的重要性,开始转变策略。
积累粉丝是一个长期沉淀的过程。因为粉丝就如同基石,越多越稳固,后期的各种变现模式就越好开展。无论是在山东的主播小王做直播带货,还是河北的创作者小丽做快手小店,没有粉丝的支撑都很难有可观的收益。
人气不等于收益
在快手的界面上我们看到很多红心,这就如同发朋友圈的点赞,红心多代表人气息浓。但是这些红心不能直接换钱。能换钱的是礼物和道具。比如有个快手用户小赵,红心很多,但并没有变现。他一开始以为是自己的成果,后来知道还得靠礼物等其他因素才可以真正得到收益,他才重新规划自己的快手之路。
红心更多的作用是对人气的一个反映。而在变现的道路上,要真正把人气转化成收益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并不像大家想象的那样简单。
视频质量影响播放量
对于小号而言,早期播放量低是正常的。比如在贵州的小孙的小号一开始只有100多播放量。要提高播放量就得提升视频品质。如果视频平淡无奇,用户就不会停留。在快手上到处都是丰富多彩的视频,如果没有特色就难以吸引住人。
要拍出吸引人的视频就要符合用户心理。在浙江的小陈,发现结合用户追求新奇的心理拍视频后,播放量大大提高。视频还要画面清晰、思路明确、色彩搭配合理。就像我们走进一间屋子,如果乱七八糟色彩不搭,我们看两眼就想走一样。如果视频这几个方面质量不好,就会影响推荐机会,播放量自然上不去。
变现的方式与前提
在快手想靠作品播放量有收益,走自媒体或者签约媒体路线是前提。自媒体路线相对自由,但收入不稳定。像四川的小李选择做自媒体,虽然自由自在,但是收入忽高忽低。而签约媒体路线,要遵循公司规定,但是收入稳定。例如北京的小周签约后,就按照要求完成任务,每个月收入稳定。
不论走哪条路,一般1000播放量才有1元钱的收益。这种情况让很多创作者在做规划的时候要权衡利弊,到底是要自由多一些还是稳定收入重要一些。
持续输出优质内容
创作者想在快手上有好的收益,持续更新优质内容是关键。就像江苏的小王,他每周都能推出让人耳目一新的优质视频。这样不仅能吸引粉丝,还能提升自己账号的活力。一旦停止更新或者内容质量下降,粉丝会慢慢流失,之前积累的播放量等成果也会前功尽弃。
持续输出优质内容需要创作者不断学习。研究快手观众的喜好,了解当下热门话题,结合自己的特色才能做出让大众接受的作品。
现在知道了快手作品播放量和收益的关系,你觉得在快手上靠优质内容赚钱容易吗?欢迎评论点赞分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