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想要出去吃个饭,是不是会第一时间打开大众点评?大众点评就像一本饮食指南,里面藏着众多顾客的心理秘密,影响着餐馆的命运。
打开大众点评的第一步
打开大众点评,往往是为了解决吃什么的难题。人们不想随便找个地方就吃。例如在城市中,上班族下班后不知道吃什么,这时就会拿出手机打开大众点评看看周边热门餐馆。还有外地人旅游时,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大众点评更是成了寻找当地特色美食的重要工具。顾客希望能快速在大众点评上找到符合自己需求的餐馆,可能是附近的、评价好的、或者有特色菜品的。
这一过程中顾客也很在乎信息的准确性。如果大众点评推荐的餐馆常常不对口味或者信息有误,顾客很可能就会减少使用。比如有时候菜品图片看起来很诱人,但实际去店里完全不是那么回事,顾客就会很失望。
评价的重点所在
顾客作评价时,环境、服务、菜品这三方面是重点考量。环境的话,装修风格、卫生程度等会影响顾客感受。像一些主打高端定位的餐厅,如果环境嘈杂不干净,顾客肯定会在评价里提及。服务是很微妙的部分,正常服务顾客不会大肆描述,但糟糕的服务就不一样了。曾经有一家餐厅,服务员态度冷漠,顾客等很久也不给点菜,顾客就在大众点评上写了很长的差评倾诉不满。
而菜品方面是评价加分的核心。一份美味且独特的菜品可能会让顾客给予极高的评价。像有一家火锅店的特色毛肚,很多顾客都给予了详细且好评的评价,这对店铺星级评选非常有利。
差评背后的因素
顾客给出差评通常有几种原因。一是觉得物无所值,比如一家面馆,价格比同地段的其他面馆贵很多,面条味道还一般,顾客就会差评。二是等待时间过长。在一些网红餐厅,生意好但上菜太慢,顾客会在大众点评表达不满。还有就是对服务人员或者环境卫生不满意。例如餐厅服务员上菜的时候不小心打翻了汤汁在顾客身上,顾客肯定是不高兴的。
有的商家对差评不够重视,结果失去了很多顾客。其实积极处理差评,展现出用心的态度,能挽回顾客的心,还能留住老顾客。但有些商家忽视顾客的差评诉求,情况就越来越糟。
好评背后的真相
有些商家为了得到好评会采取很多方法。一种是利诱好评,比如送红包求写好评。还有些商家会升级服务来赢得好评。不过这里也存在风险。大众点评的评价系统很复杂。例如有商家送红包让顾客写好评,一旦被发现就可能面临处罚。而且不同行业的评价算法不同,餐饮和美容行业就有很大区别。因为它们的消费场景差异大,消费逻辑不同,大众点评为了保证评价真实性,会区别对待。
有的商家误以为做了一些违规操作就能得到好评,其实很容易被系统识别。比如通过一些手段伪造到店消费然后写评价,这是很容易被发现的。
评价的检测机制
大众点评有一套自己的评价检测机制。它会通过多种手段检测评价的真实性。比如自动抓取定位信息,看顾客是否签到,是否连接店铺WiFi,是否店内支付等,这些都是判断是否到店消费的依据。同时系统还会考虑评价人的诚信度、消费逻辑、等级等因素。
曾经有一个用户一天之内去了10家餐饮店并写了10条评价,这种行为就很不正常。还有一些商户本身诚信度也会被考虑进去。如果美团每天到店人数才5个,但每天却有4个新增评价,这明显有引导评价的嫌疑,会受到系统的严密监测。
大众点评对商家的影响
大众点评对商家的作用不容小觑。对于商家来说,大众点评上的评价直接关系到店面的生意。像有个商家为了提升门店星级和冲刺最佳口味排行榜制定了阿甘表,每日进行数据跟踪,优化服务和口味,结果一个月内购买用户数提升了约15%。大众点评是一个可以为商家带来流量的地方,但是如果商家不重视在上面的口碑维护,就很难在竞争激烈的餐饮行业生存。也有些商家会找像满作这样专注流量获取的网络机构,来帮助获取更多流量曝光,精准定位客群,把每一分钱投放用得值得。
你有没有在大众点评写评价的经历?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也请点赞和分享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