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短视频的爆火,搜索习惯在这些平台上的养成,让抖音和快手的搜索功能变得愈发重要。许多用户都想知道这两个短视频头部产品搜索功能的差别,而这也是值得深入探讨的热点。
短视频平台搜索的崛起
短视频平台搜索功能的兴起不是偶然。根据极光调研数据可知,68.7%的用户会选择短视频平台进行搜索,这表明短视频搜索使用率已相当高,成为仅次于某个排名第一类型搜索平台的存在。随着内容生态搜索不断发展,用户习惯也在变,用户平均每天使用3.84个平台寻找信息,近七成用户查找信息时使用的app数量不少于3个。可见,短视频平台搜索潜力巨大。在这样的背景下,抖音和快手作为短视频行业的两个巨头,它们搜索功能的好坏直接影响用户体验和平台发展。
短视频搜索功能满足了用户很多需求。过去我们只局限于特定平台搜索,现在短视频平台内容丰富多样,无论是电商产品,还是文化知识,都能在短视频平台搜索到。这种便利性促使更多人去使用短视频平台搜索,也促使平台不断优化搜索功能。
快手搜索框展现内容情况
快手搜索框展现内容有自己的特点。搜索框展现的内容与该界面其他部分关联性弱,以轮播形式展现8个搜索推荐内容,每5秒就要切换一次。这种轮播推荐速度,对于想要快速定位感兴趣内容的用户来说可能是个不利因素。用户可能还没来得及仔细看某个推荐内容,就已经切换到下一个了。
另外,“搜索发现”默认显示6项内容,均和当前浏览视频不相干,但可刷新。可整体推荐种类少且重复度高,例如有舞蹈、文案、头像等大类推荐。这就导致了如果用户需求比较精确,可能很难快速找到想要的内容。在快手搜索结果的精准性和多样性上,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抖音在搜索框展现内容方面有不一样的设计思路。“猜你想搜”默认显示6项内容,前1 - 2项和当前播放视频关联度很高,并且还会标红显示,其余推荐内容比较具体还能刷新,整体推荐种类丰富且重复度低。这样的设计很贴心,它能迅速抓住用户的兴趣点。
当搜索比较宽泛内容时,抖音导航栏下方会出现一行推荐词,点击后和原搜索内容组合形成更精准搜索结果。并且综合页面视频以单个呈现,用户能看到作者、发布时间等重要信息,不用点开视频就能进行点赞转发等操作,极大提升了用户搜索体验。
快手搜索结果导航栏构成
快手搜索结果导航栏包括综合、直播、商品、用户、视频、图片、话题、地点、群聊、音乐,其顺序会按照不同搜索内容而变动。这样灵活变动的顺序可能是为了优先展示用户最可能关注的搜索结果,但对于习惯按固定顺序查找内容的用户来说并不友好。如果没有形成固定的认知模式,用户每次搜索都要重新适应导航栏顺序,可能会花费更多的搜索时间。
同时,在输入搜索内容后,搜索框下方最多推荐15条相关内容,只有直播和新上榜话题有小标识,用户无特殊标注。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搜索结果的识别性和用户查找的便利性。
抖音搜索结果导航栏则包括综合、视频、用户、商品、直播、音乐、地点、话题、经验、全网,顺序固定不变。这种固定顺序有助于用户养成固定的搜索查找习惯。当用户形成这种习惯后,搜索效率将大大提高。如果每次搜索导航栏的顺序都不一样,用户操作起来就比较盲目。固定的顺序方便用户按照自己的需求去各个板块查找信息。
而且抖音搜索结果页面视频的呈现方式也很人性化,综合页面能给予用户充足的视频信息而不用总是点开视频查看,这为用户节省了大量时间。
抖音搜索优化建议
目前抖音搜索功能虽好,但也有改进之处。比如当用户在视频中对某个商品感兴趣并有购买意向时,当前的搜索路径还比较长,流程是暂停视频→截图→进入抖音商城/其他购物平台→点击扫一扫→相册→选中截图→得到识别结果。这个过程很麻烦,途中就可能流失部分有购买意向的用户。
抖音可添加视频识别商品功能,操作路径变为长按视频→点击识别商品→得到识别结果。通过这样的优化可以大大缩短搜索路径,从而提高用户留存率,实现搜索到购买链路闭环,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同时提高平台的商业转化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