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的短视频领域,视频号凭借微信生态的优势,开始重新吸引被抖音、快手夺走部分注意力的老年人。这一现象背后隐藏着诸多有趣的点,比如用户占比、使用动机,还有带来的价值与限制等,都非常值得探究。
视频号的老年用户占比高
在早期,视频号45岁以上用户就高达70%。这是一个相当惊人的数字。互联网分析师吴小明也指出视频号中老年用户偏多。这说明视频号在早期就已经对老年人有很大的吸引力。这种高占比也反映出视频号的独特性,在短视频竞争如此激烈的市场下,吸引特定人群形成自己的用户基础份额。另一方面,这高占比也暗示了潜在的可开发的资源,无论是从内容的推动,还是商业的挖掘上。
不管是从早期数据还是专业人士的说法来看,视频号中老年用户聚集的现象都是客观存在的。其表明了视频号在吸引老年人方面有着一些独特之处理,这种优势也许是微信生态带来的天然引流效果。
老年人使用视频号的动机
对于老年人而言,多跳转一个APP就多一份风险,使用微信的即时通讯场景促使他们进入视频号。很多老年人,像林阿姨等,即便不知道视频号入口位置,受到身边人影响和社交需求就开始使用。这说明在老年人使用视频号方面,社交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驱动力。他们看到身边人使用和分享就自然参与进来,并非是因为视频号内容真正吸引了他们。
而且部分中老年用户觉得视频号是丰富朋友圈表达的方式,他们更多把视频号当作一个社交补充,而不是一个纯粹的短视频观赏或创作平台,这和年轻人使用短视频有着本质区别。
视频号老年用户的价值
老年人为视频号提供了庞大的用户基数。然而其内容价值与商业价值有待挖掘。虽然他们在视频号上基数大,但大多数UGC内容自娱自乐小范围传播。比如说很多老年人自己拍摄短视频只是为了和小圈子的朋友互动,并没有广泛的推广或者商业输出的意图。
在商业变现方面,和年轻人习惯对比鲜明。视频号创作者如果想对老年人群体快速变现,得考虑他们的内容偏好和消费习惯。目前基本只有带货和卖课两种变现方式。
创作者在视频号的变现
如AgeClub的刘一诺表示,和年轻用户发展逻辑类似,各平台都在探索老年人商业化。但目前视频号创作者变现模式单一,难以突破。以时尚奶奶团在抖音的变现主要靠商业广告,而在视频号由于老年用户为主,变现模式也非常局限。
从商品的客单价看,在信任基础上的视频号要高于抖音、快手,但这也不能改变其变现方式匮乏的现状。创作者缺乏更多样化的赚钱渠道。
视频号对老年人的影响
某些老年用户观看视频号是一种社交追随的表现。他们可能不是主动寻找视频号内容。在这样的情况下,视频号成为他们融入社交圈的一种途径,通过观看或者偶尔自己制作一点小视频等方式来维持社交互动。
但是这里面也存在问题,由于很多老年人并非主动使用,视频号无法深层次的挖掘老年用户的潜在商业能力,例如对广告植入等商业操作的接收度等不是特别高,因为他们根本不是以消费视频内容出发点来使用视频号的。
视频号老年用户内容生产问题
老年用户生产的内容大多是在小圈子传播,没有太多的价值溢出。这里面有技术和意识两方面问题。从技术上,老年人对视频制作技能掌握少,难以产生特别精良的内容。从意识方面,他们没有要把视频内容做成有广泛商业价值的意识。然而视频号想要发展又非常需要更多的专业创作者进来生产吸引广大用户眼球的内容。
关于视频号在老年人市场上的发展,你认为在商业变现模式上,还有哪些新的可能?希望大家评论互动、点赞和分享,让大家一起探讨视频号的未来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