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商业竞争激烈的时代,财报数据就像企业发展的成绩单,其中既有超出预期的惊喜,也有不尽人意的落寞。这些数据对投资者、消费者乃至整个行业走向都有着重要意义。
腾讯营收增长超预期
腾讯2020年营收4820.64亿元,同比增长28%,超出市场预期。这一数据表现出腾讯强大的业务拓展能力。它有着多种业务板块,比如游戏和社交等。游戏业务一直以来都是腾讯的主要营收来源之一,而社交平台微信更是拥有月活达12.25亿的庞大用户群,同比增长5.2%,为腾讯其他业务的开展奠定了深厚的用户基础。
快手营收增长迅猛。2020年营收587.8亿元,同比增长50.2%。快手在短视频领域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其线上营销服务收入增长显著,由2019年的74亿元增加194.6%至219亿元,这与它不断拓展商业合作模式、吸引了大量品牌入驻密切相关,也反映出它在吸引用户流量之后的商业化转型较为成功。
小米智能手机出货量增长
小米2020年全球智能手机全年出货量为1.464亿台,同比增长17.5%,智能手机收入也同比增长24.6%达到1522亿元。小米注重技术研发与性价比,严格把控产品质量,在国内外手机市场逐步扩大份额。比如在印度和东南亚等市场,小米手机凭借高性价比深受当地消费者喜爱,这也是出货量增长的一个关键因素。
其2020年第四季度,智能手机收入达426亿元,同比增长38.4%,这体现出季度性的销售高峰可能与新品发布、节日促销等因素有关。
陌陌营收与利润走低
2020年第四季度,陌陌公司净营收达37.952亿元,低于去年同期的46.88亿元。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计量下,四季度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为8.364亿元。陌陌面临着来自其他社交软件的竞争压力,用户增长变缓,付费用户活跃度也受到一定影响,这导致它在营收和利润方面的表现不如之前。
未来陌陌需要在功能创新上加大投入,以吸引新用户并留住老用户,像拓展直播的新玩法,或者开发更多特色社交功能等。
微博营收下降但用户微增
2020年微博营收16.9亿美元,同比下降4%。不过在用户规模方面,2020年12月的月活跃用户数为5.21亿,较上年同期净增约500万,且移动端用户占比达94%。微博主要依靠广告收入,在如今广告市场竞争加剧、诸多新兴社交平台崛起的情况下,它的广告业务受到冲击。
微博要想重回增长轨道,需要进一步挖掘用户价值,例如更好地优化精准广告投放系统,提高广告转化率。
拼多多订单量大幅增长
2020年平台总订单量为383亿单,同比增长94%,2020年四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46%。拼多多以低价策略和拼单模式迅速打开市场。它深入到三四线城市以及农村市场,这些区域有大量未被充分挖掘的消费潜力。
但它也面临着调整后净亏损,2020年调整后净亏损57.673亿元,反映出它在快速扩张过程中,如物流和营销等成本的投入较大。
京东营收稳定增长
2020年四季度京东营收224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1.4%。京东一直以物流配送和商品品质保障著称。它在电商基础设施建设上不断投入,比如建立更多的仓储中心,提升了配送速度,增强了用户体验,这使得它在竞争激烈的电商市场能保持稳定增长。
京东的3C产品销售在市场上占据较大份额,而且它还在生鲜等品类上大力拓展,满足了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
趣头条发展起起伏伏
2020年第四季度营收13.02亿元,同比下降21.5%。但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实现上市以来首次季度盈利。其业务调整,非在线广告业务收入占比提升,高级订阅服务等业务增长显著。
趣头条之前依靠补贴吸引用户,这种模式难以为继,现在的业务转型是积极的信号,不过其能否持续盈利还需关注业务的进一步优化与市场拓展。
中国有赞(08083.HK)发布2020年业绩。业绩显示,2020年全年,有赞服务的商家总交易额达到1037亿人民币,同比增长61%;新增付费商家59940家,同比增长10%。商家年均销售额突破100万,同比增长36%。
有赞连锁商家增长显著
有赞2020年业绩表现突出,连锁商家门店数量10倍增长,总交易额破千亿。有赞为商家提供线上线下结合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在疫情下,很多实体店商家寻求线上转型,有赞的服务正好满足了这些商家的需求,助力他们开展电商业务、提高运营效率。
你觉得这些企业在2021年的财报数据又会有哪些变化?欢迎点赞、分享并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