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快手等短视频平台出现大量以未成年生子为噱头的视频被央视曝光,这一现象实在令人震惊与痛心。这背后不仅是平台的问题,也涉及到家庭、社会及法律层面。
短视频平台的失责
快手平台在这一事件中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在现实中,这些不良内容本应受到管控。然而,在快手的算法下,对这些有悖公序良俗的视频完全放纵。就像那些未成年妈妈的视频,很多本应被禁止展示。而且,在快手的推荐算法下,这些视频还能登上热门,获得可观的播放量。这说明快手在算法设计时完全忽视了视频内容的导向性。平台声称在一定程度上偏离方向,但实际上是在盈利面前丢掉了社会责任,若早有严格的内容审核,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未成年妈妈的现状及心态
那些出现在视频中的未成年妈妈很多来自农村或小城镇。她们早早辍学生子,本身社交面很窄且渴望受到外界关注。于是,她们不顾道德伦理,刻意突出自己低龄妈妈的身份来吸引眼球。例如有些未成年妈妈,为了在视频平台上得到认同感,毫不在乎这样的行为对自己未来的影响,更没意识到给其他未成年人带来的不良示范。这些孩子尚未形成成熟的价值观,在没有正确引导下走向错误的道路。
算法推荐的弊端
现在的平台过度依赖算法推荐。算法的目的本应是让用户看到有价值的内容。可在快手这个事件里,算法却成了不良内容扩散的帮凶。当它精准定位用户喜好时,完全忽略了内容的合法性与道德性。在这些平台上,只因为算法认为某些用户喜好这种刺激的内容就进行推荐,这无异于间接引导用户走向错误的认知,也让那些危险、违背道德甚至违法的视频得以传播,引发更多的效仿者,给社会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背后的利益纠葛
快手平台对人气排名前十的这样包含不良内容大V不知情,这显然是说不过去的。从常理推断,背后极可能存在着某种利益关系。只要能够吸引流量,平台就对这些大V及其视频保持放纵态度。所谓的不知情,更像是一种托词。在利益面前,平台放弃了对内容的严格把控,任由这些不良视频在平台上野蛮生长,严重毒害了平台特别是未成年用户的价值观。
法律监管的必要性
目前关于短视频的相关法律还不够完善。随着短视频与直播内容的日益繁杂,像低俗、色情、造假等不良内容不断涌现。现有的法律法规很难完全约束这些乱象。平台往往利用法律法规的灰色地带进行违规操作。例如在这次未成年孕妇视频事件中,如果有专门针对短视频直播内容的严格法律,快手等平台就不敢这么肆意放纵这些内容。细化网络直播的责任与主体迫在眉睫,这是规范短视频平台发展的关键。
家庭社会的引导作用
家庭和社会对未成年人的引导也是至关重要的。在这种短视频出现不良内容的情况下,如果未成年人在家庭中能得到足够的关爱与正确价值观的引导,就不会轻易被这些不良视频影响。社会方面也应该营造健康积极的氛围,引导未成年人多接触正能量的内容。社区等可以组织各种有益的活动,鼓励未成年人参与,而不是让他们沉浸在短视频的不良诱惑之中。
你觉得该如何从根本上杜绝这类不良视频再次出现在短视频平台上?希望大家能积极点赞分享并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