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的出现,让很多成人都深陷其中难以自拔,而它对孩子的影响更令人担忧,这是一个亟待关注的问题。
孩子沉迷抖音的表现
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孩子抱着手机刷抖音的场景。很多孩子一打开抖音就停不下来。例如有的孩子在吃饭的时候还在刷,眼睛紧紧盯着屏幕,对家人的呼唤充耳不闻。还有的孩子写作业中途休息刷下抖音,结果几个小时就过去了,作业还没完成。这已经严重影响孩子的正常生活节奏。孩子对抖音就像着了魔一样,完全忘记了自己该做的事。
在公共场合也常常能看到孩子刷抖音入迷的情况。在公交上地铁上,孩子沉浸在抖音视频里,周围的环境似乎都与他无关。这也是抖音成瘾的一种表现,孩子过度沉浸其中,甚至忽略了外界的一切。
抖音为何吸引孩子
抖音里那些同龄人获得众多粉丝和点赞的情况对孩子极具吸引力。一个小孩见同年龄的孩子在抖音上受到很多赞赏,就会想要模仿。而且抖音短视频时间短,15秒的视频快速切换,刺激孩子不断看下去。孩子的注意力很容易被吸引,短视频的快速节奏正对他们胃口。就像在学校里,一些孩子围在一起讨论抖音上的热门视频,都想成为被关注的那个,这就使得他们不断地想在抖音上刷自己的存在感。
从内容分配来说,抖音上有趣、新奇的内容很多。像那些搞笑的、带有特效的视频,孩子们觉得新鲜好玩。他们缺乏辨别能力,很容易就被这些内容吸引住了。
对孩子价值观的扭曲
抖音上有些视频传递着错误的价值观。像那些宣扬奢靡生活不劳而获的视频,让孩子产生错误的导向。一些孩子看到视频里的人物不用读书就能过上优渥的生活,就觉得学习无用。在现实生活里,有的小孩不去上学就想模仿抖音网红赚钱。还有早恋等不适合未成年人的元素充斥其中,孩子缺乏正确判断。有小学生学习抖音上的不良风气,在学校早恋影响学习。在校园生活中,本该是努力学习知识的地方,却因为抖音不良影响而被污染。
有些视频传递的价值观是追求即时快乐,这让孩子变得不自律不愿思考。在家庭中,孩子一下课就刷抖音,不愿意再去深入学习或者思考一些知识。
抖音的审查问题
从目前来看,抖音内容审查存在很大漏洞。如一些价值观扭曲的视频,还有不适合孩子的“社会步”等不良内容,没有被有效拦截。在网络上,大量这样的视频被孩子们看到。在学校周围的小商店里,孩子们聚在一起看这类不良视频,店主也没有阻拦。这反映出抖音在审查视频时没有严格把关,没有很好地保护未成年人。平台方只是注重吸引粉丝和点击量,却忽略了内容对未成年人的影响。
即使有举报机制,但很多不良内容还是一直在传播。有的家长发现不良视频后进行举报,可是很长时间后才被处理,这期间已经有很多孩子看到了这些不良内容。
防沉迷系统的意义
抖音的防沉迷系统虽然对成年人用处不大,但对于孩子意义非凡。家长可以通过设置密码来控制孩子的使用时间。就像有的家庭,孩子最初为了多玩抖音总是跟家长起争执,后来家长启用了防沉迷系统,孩子玩的时间少了,开始把更多精力放在学习和其他有益的活动上。这是抖音承担社会责任的一种表现。虽然它可能会影响产品的数据,但保护未成年人成长更加重要。平台与家长相互配合,能更好地规范孩子使用抖音。
家长是监督孩子使用抖音的关键。一位父亲每天检查孩子抖音使用时间,发现孩子在防沉迷下,确实减少了玩抖音的时长,这让孩子能有更多精力投入学习中。
家长的引导作用
家长不能完全禁止孩子获取信息,但要进行引导。如同李女士的例子,孩子总会接触到各种视频资源,家长应让孩子明白什么是该看的,什么是不该看的。在家庭生活中,家长可以多陪伴孩子看一些有益的纪录片或者科教片。在假期,可以带着孩子去户外活动,减少孩子对抖音的依赖。
家长也要以身作则,自己不过度沉迷抖音。如果家长总是刷抖音,孩子自然就会效仿。有一个家庭,家长每天晚上都不刷抖音而是读书看报,孩子也受到感染开始热爱阅读。
最后想问广大读者,你认为抖音该如何更好地保障孩子健康成长?希望大家点赞并分享这篇文章,一起探讨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