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要加大对热搜榜、热门话题榜刷榜行为的处理力度,这一举措不得不让人关注。热搜本应反映大众关注,背后却存在刷榜的利益链,这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微博刷榜现象
很长时间以来,微博刷榜行为屡禁不止。在调查中发现许多账号公然售卖微博的热度相关的服务。从热搜排名到话题热度,从粉丝数量到转发点赞,这些都成为了买卖的商品,并且有着明码标价,甚至还有专门的课程传授刷榜技术。这完全违背了热搜榜存在的意义,使热搜不再是大众真实兴趣的体现。很多正常的热搜可能被这些刷榜行为挤压,真正应该被大众关注的事情却得不到曝光。
在南都记者调查中我们看到了大量这样的例子,众多卖家叫卖刷榜服务,让人们不禁对微博热度的真实性产生怀疑。
以前的整改行动
微博也并非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2年前就曾进行过为期一周的下线整改。从2018年1月27日21时至2月3日21时,微博热搜榜、热门话题榜等多个板块暂时下线。那次整改涉及到了不少的账号和话题,30个热门话题和8个热搜词被点名,涵盖众多方面,相关账号还受处罚3个月不能再上热门话题榜和热搜榜。这一行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关注,但刷榜现象如今又有严重趋势。可能是当时的整改没有完全从根源解决问题,没有斩断背后的数据生意链条。
可见早期的治理并没有达到一劳永逸的效果,问题依然存在甚至还有反弹。
热搜的重要意义
热搜榜和热门话题榜本应有着积极的意义。它是微博用户关注度的体现,能快速又准确反映出大众对于热点内容的关注程度和方向。不管是明星艺人、热门节目还是社会事件等,都能通过热搜来反映被关注程度。真正健康的热搜环境能够让大众迅速了解微博群体关注所在,也能够使一些正能量的事件或者信息得到更广泛的传播。
但一旦刷榜行为盛行,这个功能就被严重扭曲。好比本来是用来指引大众关注方向的灯塔,却被虚假信号干扰,无法正常指引方向。
刷榜的价格体系
这种刷榜的生意价格还都是透明的。比如卖家把热搜不同排名给出了不同价格,前十、前五等价位各有差别。像有卖家说微博实时热搜的报价为前三5万、前五4万等价格体系。对于下拉框关键词、广告位也有价格。热搜前十的价格有些卖家说2万,长期合作可降为1万等情况。他们对各种业务都有着明确的分工,有的说保证一个月在热门前三,还有的对娱乐类和商业类词的推广操作差别的说明。
不同卖家价格有差异,服务差异也很明显,这种价格乱象恰恰也反映了刷榜行为的混乱无序。
刷榜背后的产业链
从南都记者调查来看这个产业链是很庞大的。从搜索QQ群来看,以“热搜”为关键词能搜出近百个QQ群提供相关服务。卖家不仅提供热门榜刷榜业务还包括微博粉丝、转发评论点赞等生意。例如代刷粉丝,100个初级粉丝仅需5毛钱。这些行为组合起来,就构成了从流量到热度全方位刷榜的产业链。很多操作人员的目标就是赚取这份不正当的收益,哪怕对微博的生态产生严重破坏也在所不惜。
这一系列操作除了影响普通用户体验,也对一些商家和真正靠内容吸引粉丝的博主不公平。
微博打击刷榜的必要性
微博此次加大打击刷榜力度是必须的。如果任由刷榜行为泛滥,微博就会失去大众的信任。用户看到的将不再是真实的热门,流量将集中在那些刷榜者身上,真正有价值的内容可能被掩盖。不利于微博的长远发展,也会让微博成为一个被虚假信息充斥的平台。像以前的整改一样,这一次微博需要从根源上打击刷榜行为。比如完善检测机制,加大处罚力度等。
只有这样,微博热搜和热门话题榜才能重新回到健康的轨道上。
你能想象如果微博一直存在严重刷榜现象,正常的微博使用者还能通过热搜获取真正有意思或者有用的信息吗?希望大家可以在评论里说说自己的看法,也别忘了点赞分享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