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静安区发生的这起电信诈骗案令人十分气愤,那些诈骗分子利用短视频平台的信任机制,将人们一步步引入骗局。这不仅是对公众信任的辜负,更是一种应当被严惩的犯罪行为。
骗局初始
最初,受害者们都是在观看短视频平台的直播时被盯上。像王某某在直播间看到有人打着主播助手旗号,以免费送股票课程为由让关注账号。这看似普通的互动,实则别有用心。在各种诱导下,受害者们轻易相信了对方,就是这样简单的开始,就让他们陷入了未知的危险之中。在当下网络环境里,人们在直播间寻求知识或者机会时,却没想到会有这样的圈套等着自己。
很多诈骗分子就看准了人们这种想获取资源的心理。他们伪装成很靠谱的角色,让人们不知不觉就放下防备。待人们缓过神来的时候,往往已经深处骗局之中。
更多受害者
不光是王某某,童某某、张某某、刘某某等多人也深陷其中。他们在观看理财、投资等直播后被同样手段欺骗。理财直播一直是很多人积累财富知识和寻找投资机会的地方。骗子就在这些看似正规的场景中,冒充主播助手,以各种诱人的借口,像免费资料、授课等,把受害者引流到微信、QQ群组。这些人的遭遇,也反映出诈骗分子的无差别行骗,只要被他们盯上,就很难逃脱其精心设计的陷阱。
从这些人上当受骗的事迹来看,很多时候,人们觉得在一些比较正规平台下接触到的东西是相对安全的,从而缺乏应有的警惕性。但是诈骗分子恰恰利用了这一点。
诈骗团伙浮出水面
公安机关也不是吃素的,通过比对相关账号锁定了以陈某某为首的6人引流团伙。这一调查过程体现了警方的细致与专业。他们能在诸多信息中抽丝剥茧,找到关键线索。并且,在抓捕时还扣押了几十张用于引流注册的手机SIM卡。说明这些诈骗分子作案手段也较为专业,有不少工具辅助。
当这样一个诈骗团伙被抓,也给其他有类似想法的人一个警示,再狡猾的狐狸也斗不过好猎手,警方总会让这些违法犯罪行为无所遁形。
背后的利益驱使
陈某某到案后的供述揭开了背后的利益链。2022年6月开始有人联系他做这种卑鄙的事情。说什么赚钱的好门路,就是去短视频直播间偷粉引流到指定的微信,然后根据引流人数算钱,吹嘘月入几万。这高额的回报让陈某某等人甘愿冒险。在现今社会,很多人被利益冲昏头脑,忘记了法律的底线。
正是利益的驱使,才让这些人不顾法律与道德,想尽一切办法去骗取他人,从而引发一系列的诈骗案件。
引流手段揭秘
他们在引流过程中的手段真的很狡猾。用各种话术让粉丝相信他们就是主播助手,像“加微信领资料”“参加训练营培训班领取资料”之类。每天团队还向下发引流的微信账户任务。到案发时竟然引流了几千余人。而且为了躲避封号风险,他们还耍些小手段,这些手段从侧面反映出他们是非常有组织性和计划性的犯罪团伙。
面对这些层出不穷的诈骗手段,民众一定要提高警惕,不要轻易相信那些诱人的话语。
案件的定性
虽然这些引流人员不是上游的电信诈骗分子,但他们冒充主播助手诱骗他人添加微信号,这种引流行为就是在为电信网络诈骗提供指引访问服务。也就是说他们在整个诈骗链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绝不是无辜的参与者。司法部门对此类延伸的诈骗犯罪关系判定准确,也为打击此类犯罪提供了依据。
你身边有没有类似被引流诈骗的事情?希望大家可以多点关注此类案件,避免被骗的同时也可以分享出去,提高更多人的防范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