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在竞争激烈的电商市场中,财务出身的许冉展现出强大的财务管理能力令人瞩目。尽管存在诸多补贴与投放,仍能实现利润增长,这无疑是当前电商企业发展的一个亮点,也是其他企业值得借鉴之处。
许冉的财务管理能力
在京东开展各种策略的进程中,许冉能使京东保持利润增长非常难得。这种能力涉及到对成本的精确掌控。2017年电商格局已经悄然变化,多种竞争态势凸显。她需要在众多业务环节平衡预算和收益,从采购到营销的每一个资金流向都要经过严格审核。这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必然是长期经验与能力的体现。而且面对其他电商紧逼的情况,她稳住京东的财务大厦,意义深远。
后续京东面临低价策略调整,就更需要许冉这样的财务管理把控风险。在降低价格又保证利润间寻得平衡,是个复杂的工作。她要考量多方面因素,成本结构变更、市场反应预估等。
电商竞争格局
2017年拼多多崛起是个不能忽视的事实。拼多多利用拼团等模式,短短五年在下沉市场收获数亿用户,市值逼近京东。且黄峥称拼多多GMV超过京东。这让京东感到危机。抖音直播电商也迅速成长,新增用户多被抖音和拼多多瓜分。各平台为了夺取市场,手段多样。
京东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市场定位。它曾以供应链为核心,但面对竞争,一成不变显然不行。其不能再轻视直播电商等新的销售模式,需要在电商竞争红海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航道。
京东的低价策略
京东现在强调低价策略。刘强东让高管和一线员工重视低价。这不是简单的低价,而是“高质量低价”,追求三方共赢。小柳觉得策略相对合理。比如在手机渠道方面,品牌方以京东价为控价标准。如今京东的低价策略实施过程中涉及改变价格体系,这需要平台与商家重新博弈。
商家在京东有价格保护期,平台控价严格。但现在采销会要求商家大促时提供全网最低价,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原有的合作模式,也是在尝试新的市场手段。
平台与商家的博弈
平台与商家的关系因为低价策略发生了改变。京东和商家在价格谈判上开始话语权的博弈。关键就在于谁对谁更重要。一些国产手机渠道可见一斑,品牌方虽然依照京东的价格体系控价,但京东改革时就面临新的谈判。
商家面临采销要求最低价的压力,尤其是在双11、618等重要节点。商家需要在满足京东要求和保证自身利益间权衡,而京东也要考虑不能过度压迫商家导致商家流失。
京东的流量开拓
京东的低价改革后,采销需要开拓新流量。直播电商崛起后大部分新增流量被其他平台占据。京东直播此前并未足够重视,虽然后期有了一些行动,如采销直播间,但因为采销人员缺少经验,还要借助MCN助播。
在流量开拓上,京东与其他电商差距较大。它需要尽快提升自己在直播等方面的影响力,吸引更多新用户,改变人们固有看作是供应链为核心模式,向多元化流量入口努力。
京东的变革决心
刘强东亲自操刀低价改革,他意识到京东可能存在“大公司病”。对于业绩不好又不拼搏的人员零容忍。这体现出他变革的决心,京东想要在竞争重新占据优势,必须内部改革。
在执行低价策略等一系列的变革过程中,京东自上而下都需要转变观念。不能总是停留在以往以供应链为主的经营模式里,要有壮士断腕的决心。
你觉得京东能否在竞争中通过低价策略重新站稳脚跟?欢迎评论点赞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