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拼多多刷助力的事情上,许多人可能觉得这是一种捷径,但其中却隐藏着不少问题和争议。这看似诱人的操作背后,实则有很多不可忽视的情况。
刷助力的价格诱惑
拼多多刷助力常常打出低价招牌。像有些平台声称3元能有1000粉丝,这样的价格乍一听非常吸引人。在一些经济不宽裕的小商家或者想快速涨人气的普通人那里,会感觉找到了性价比超高的方式。然而,这低价的背后可能是虚假的承诺。因为许多这类刷出来的数据是没有实际效益的,例如刷出的粉丝可能只是毫无活性的僵尸粉,根本不能为商家带来真实的流量和业绩。而且这些低成本的所谓助力方式也常常伴随着经营的不稳定性和高风险。
这种低价刷助力在网络上时有宣传。2020年某电商调查发现不少商家因轻信这类低价刷量,最后不仅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反而受到平台处罚。商家白白投入资金,却没有收获。
平台声称的优质服务
所谓的刷助力平台说要用优质服务和完美售后吸引人。他们宣称一切服务都是为了让生活更美好,但实际并非如此。许多平台在完成刷助力后,当客户来反映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例如助力后商品的人气没有实质性增长时,这些平台就会以各种理由推脱。2021年一位博主分享自己在某拼多多刷助力平台下单的经历,下单后遇到问题联系售后,售后根本不解决问题,只是让博主继续花钱购买其他所谓的优化服务。这与他们声称的优质服务相差甚远。
从现实情况看,所谓的售后更多是一种欺骗性的营销话术,用来让更多人放松警惕下单。
各类刷量平台的业务繁杂
除了拼多多刷助力,这些平台还有很多其他刷量业务。比如快手上的刷赞、刷粉丝,在淘宝上刷单,抖音业务里的增加直播人气等。这些业务背后反映出整个代刷市场的混乱。不同平台之间互相竞争,使得整个市场鱼龙混杂。
2019年一次网络治理行动中就发现,这些刷量平台很多没有正规的经营资质。许多业务打着低价旗号,吸引众多不明真相的用户前来,干扰了正常的网络经济秩序。
刷量的违法行为
拼多多刷助力这种刷量行为从本质上说是违法的。这违背了公平竞争的商业原则。互联网商业环境应该依靠真实的用户喜好和产品价值来运行。这不是某个地区或者某个时间段的个别现象。例如在行业法规较为严格的2022年,众多大数据监察到的刷量平台均受到处罚。
从全国范围看,这种通过刷量来不正当获取利益或人气的现象是不被允许的。一旦发现,无论是刷量平台还是被刷量的商家或者个人都要承担法律责任。
用户思想的误区
一些用户觉得通过刷助力能够快速达成目标是一种聪明的决定。像一些人在拼多多上参与砍价活动,想通过刷助力免费拿到商品。但他们没有明白,这些刷助力的数据并不能保证最终能获得商品,反而会陷入刷量平台的陷阱。例如一个大学生想通过刷助力在拼多多免费拿到一个电子产品,最后花了不少钱在刷助力上,可东西也没有拿到。
还有些新人做电商时以为刷助力能迅速提高店铺知名度,这完全是在舍本逐末,忽略了真正提升品质和服务才是吸引顾客的长久之道。
抵制刷量行为
整个社会都应该抵制这种刷量行为。从平台自身角度,拼多多等电商平台要不断加强对刷量行为的监测。例如增加算法去识别异常助力数据。从用户来说,要意识到遵守商业道德和规则的重要性。现实中很多正常经营的小店,靠的是诚信和优质服务慢慢积攒人气。
大家应该明白刷量只是虚假繁荣,只有实实在在的努力才能建立健康的商业生态。你是否曾经也被这种刷助力的虚假宣传所迷惑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