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内容生态的繁荣发展中有着诸多值得探讨的点,比如不同内容形式的发展差异,以及平台用户时长的变化,这些在行业发展布局中有重要意义。
线下活动对平台增长的影响
从20年开始,线下活动受阻影响了用户在内容平台的时长。像22年短视频用户时长增长21%,而23年线下活动修复,增长就放缓到5%。在一些地区,线下活动的复苏使得人们更多参与户外活动,减少了线上平台的停留时间。不同地区因线下活动丰富度不同,平台增长情况也有区别。这表明线下活动与线上平台发展紧密关联。
不同类型平台的用户时长
到了24年年初,像小红书、哔哩哔哩等平台同比增速提速。以PGC为主的长视频平台自19年以来时长增长放缓,而UGC和PUGC为主的平台增长显著。例如在大城市,哔哩哔哩这类强调用户创作内容的平台,吸引了大量年轻用户,时长增长明显。这是因为这些平台内容多样化,更符合大众不同需求。
内容类型与平台竞争力
将内容分类后能发现,娱乐化内容各平台都较丰富。像哔哩哔哩和知乎在知识型有差异,小红书在经验型内容上更丰富。小红书凭借这种差异化内容,23年初到24年初日均搜索量上涨超60%,新用户42%首次使用就搜索。不同人群需求多样,小红书满足很多人寻找经验的需求,从而吸引众多用户提高竞争力。
视频化发展的主导地位
视频化仍是重点方向,短视频在时长和活跃度方面远超其他产品。一方面,其内容制作周期短能快速迭代。比如一些热门短视频话题,几天就能更新换代。另一方面,能够满足用户碎片化时间消费。比如上班族在通勤路上,短视频成为主要消遣方式。
DAU MAU反映的问题
DAU/MAU反映内容供给迭代速度。短视频和图文的制作周期短、内容丰富,所以这一比例高于长视频平台。以某个新短视频平台为例,不断有创作者加入,每天都有新内容产出,吸引用户每天登录,这一比例就较高。内容持续创新是吸引用户的关键因素。
内容消费体验与时间成本
用户时长反映内容体验和时间成本。在短视频平台,用户能利用碎片化时间快速获取内容。例如一位年轻妈妈在照顾孩子间隙,刷短视频能快速获得育儿经验等内容,不仅体验好,而且花费时间成本低。因此短视频在用户时长方面也占据优势。
你对这种内容生态下未来哪些平台有更大发展机会有什么看法?希望大家点赞、分享并在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