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疫期间,大家都宅在家中,信息获取变得尤为重要。短视频脱颖而出成为大众生活一部分,这其中有太多值得关注的点了。
短视频满足资讯需求
抗疫环境下,多数人无法出门。大家急需了解外界情况,短视频刚好填补了这个空缺。它的内容十分多样,从疫情数据到防护知识应有尽有。在各个短视频平台,每天有大量关于抗疫的资讯在更新。人们无需再像以前一样只能守着电视看新闻获取信息,随时随地拿起手机刷短视频即可掌握最新动态。
除了官方资讯,像一些个人拍摄的当地疫情实况也能在短视频迅速传播,这让其他地区的人能更直观地了解远方的情况,用户们也能在评论中互动交流抗疫心得。
媒体与短视频平台互动
如《人民日报》这类传统媒体与短视频平台形成互补关系。像人民日报有权威性、专业性,但短视频平台有着极大的流量和传播速度快的优势。在抗疫期间这种良性互动更加明显。
比如人民日报的一些抗疫报道可以通过短视频平台迅速扩散,而短视频平台上也能获取大众对抗疫的心声反馈给人民日报,双方互相协作,这种互动在今后短视频发展中很可能成为一种重要模式。
医疗健康类短视频涌现
抗疫期间医疗健康相关自媒体短视频大量出现。像丁香园旗下的“丁香医生”就很有代表性。它在许多主流社交媒体平台构建传播矩阵。
在抖音上,“丁香医生”制作的抗疫视频播放量超4000万,全网超过1亿。这对普及新冠肺炎知识起到非常积极的意义。大量这样的健康类短视频让民众能接触到科学的防疫知识,提升整个社会的抗疫能力。
短视频带动线上消费
从直播带货到短视频的“种草”,基于短视频的线上消费在抗疫期间蓬勃发展。像淘宝的“我为湖北胖三斤”活动,10天网友就购买4000万斤湖北农产品,淘宝直播湖北农产品销量飙升6.6倍。
还有央视新闻的公益直播带货等,这一系列活动说明短视频已经慢慢深入到民众消费生活中,通过短视频人们可以快速了解商品,促使消费决策,带动产业发展。
短视频娱乐模式革新
各短视频平台诸如快手、西瓜视频在春节期间业务覆盖范围快速拓展。像快手上线春晚节目,西瓜视频上线院线电影。
而且原本以娱乐为主的短视频平台进行内部变革,直播边界拓宽,催生了许多新的娱乐模式,如云逛街等。这些新模式既满足了抗疫期间人们对于娱乐社交的需求,也为短视频平台带来新的活力。
短视频拓展用户群体
过去以年轻人为主的短视频平台,在抗疫期间吸引了大量中老年人。现在很多中老年人将短视频作为娱乐、获取资讯、社交的重要渠道。像在哔哩哔哩上的网红的直播就可以看出,年轻人为主的短视频平台有着很大潜力。这种用户群体的扩展为短视频行业开拓了更大的市场,从用户需求和行业发展来看,短视频向着融媒体方向发展是一个必然趋势。
那么你在抗疫期间,有没有因为短视频而改变了自己的生活或者消费方式?希望大家在评论区留言分享,点赞并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