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抖音世界里,许多创作者会纠结于作品拍得不好要不要删。这其中大家最担心的就是删除作品会不会影响流量,尤其是对有众多粉丝的抖音大咖而言。这可是关系到努力经营的账号发展的大事。
少删无妨
很多人有这样的疑问,是不是一删作品流量就没了?其实不是。如果只是偶尔删除一两个,像是抖音这样的平台以及在自媒体运营资料上看,并没有太明显的影响。这就好比我们在整理自己的东西,偶尔扔掉个把小件物品不影响大局。毕竟我们的账号还在持续产生新的内容,平台主要还是看新的作品是否受大众喜爱。当然这必须是正常的创作删减,而不是恶意篡改之类的情况。对于少量删除,平台也不会特别去为难创作者的流量。像一些小的创作者,偶尔删除早期粗糙的作品,并不会看到流量有什么骤降的情况。
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创作者,为了更新自己的风格或者纠正早期的一些低质作品而进行少量删除,这种操作并没有让他们后续的视频流量受到打击,之前积累的观众仍然会关注新的作品,平台依然正常推荐。
多删有害
可是如果一下子删除大量视频就不一样了。就拿某个小有名气的抖音账号来说,账号主人因为觉得之前很多视频都不好,一次性删除了账号下几十个视频,然后他发现接下来发的新作品,播放量极低。这是因为账号的点赞、转发、评论、播放量等是平台判定账号是否被用户喜欢的关键因素。当你大批量删除作品,平台会觉得这个账号的稳定性有问题,就好像一个商店频繁地大规模换货,顾客就会摸不着头脑。而如果再上传同样的视频,这种操作是违反平台正常的运转逻辑的,平台检测到以后必然会降低账号权重,那样的话看到你视频的用户越来越少,流量就受到极大影响了。
再比如有一些团队运营的账号,因为方向转变要把之前的系列视频都删除,结果就被限流。大量删除之前的心血相当于告诉平台之前的运营成果都不要了,平台就难以判定这个账号的持续发展能力,从而限制流量推送。
限流自救之账号检查
如果已经被限流,首先要检查账号有没有带广告营销的词汇。像有的美食账号突然出现xx产品代理这样的字,或者其他类似“要xxx加xx”等直接广告嫌疑的话语。这种情况在电商类的抖音账号中也比较常见,如果有的话很容易被判定为异常账号。这时候就要修改掉。同样,网名和头像也要恢复正常。不能因为要引流就弄一些奇奇怪怪的网名或者头像,正常的形象才有利于平台的信任度重建。像之前有个搞笑类账号的头像换成某个不知名品牌的logo来打广告,被限流后修改回来慢慢才恢复一点流量。
还要检查有没有违规操作。很多人急于求成,进行大量刷赞、买粉、互赞,或者搬运别人的创作视频,又或者一部手机连续切换几个抖音账号等操作。这些行为在平台看来都是不公平竞争或者异常操作的体现。解决办法就是对于经常切换账号的要做到一机一号,操作规范起来,就像遵守交通规则才能顺利行驶一样。如果买粉了还得看粉的质量,如果是质量低且量比较大就基本没救了,如果是高质量仿真人号且量不大,经过养号等操作还能挽救一下。
检查作品内容是否垂直也非常重要。所谓垂直度就是发表某一领域内容的专注程度。比如说一个美妆博主突然发游戏视频,这就偏离了垂直度。抖音会根据你发表的内容给你打上“标签”,然后按这个“标签”推荐用户。一旦垂直度不够,平台给你推送的目标用户就不准确了。还有就是检查发布的视频是否违规。例如视频是否涉及敏感话题,是否衣着暴露,是否说脏话、有不良引导、画面血腥或者商标过于明显。一些舞蹈类的账号如果穿着过于暴露就会受到限制,而热点话题类账号如果言辞不注意就容易违规,这都需要调整。
曾经有一个健身博主因为在视频里夹杂了一些争议很大的产品推荐话语而且着装也有点倾向于暴露,结果流量大减,后来重新制作视频,去除不良因素,又慢慢挽回了流量。
限流自救之发布频率
合理调整作品的发布频率很关键。如果之前一天发3、4条的,这时候可以减少到每天发布1条,而且一定要确保作品没有任何广告痕迹。就好比一个人说话太急太快,别人听不清,发布作品太频繁不仅自己精力有限作品质量难保证,而且容易违规被系统判定过度营销。像一个手工制作类的抖音账号,之前为了吸引关注一天发好几条视频,结果被限流,后来改为每天精心制作一条发布,慢慢地流量又回来了一些。
限流自救之互动优质作品
转发其他人的热门优质作品在被限流的情况下也是一个好办法。当账号被处罚降权限流后,转发的优质作品会有正常的流量,这有助于快速恢复账号权重。这就像是借助别人的东风,重新唤起平台对你账号的关注度。有一个宠物类账号被限流后,频繁转发一些金牌宠物博主的优质视频并附上自己诚恳的推荐语,后来自己新视频的播放量也开始回升。
对于在抖音上努力的创作者来说,是否要删除抖音作品确实需要慎重考虑。那么你在抖音创作过程中有过和删除作品有关的困扰吗?希望大家评论分享也别忘了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