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机长》这部电影以紧张的111分钟震撼了所有观影者。那机组成员在紧急突发状况下的英勇,无疑是一大亮点。这么短的时间里,英雄事迹接连上演,怎能不让人好奇?
深刻的机组英雄事迹
机组成员在极艰难的情况下临危不乱。影片中,面对突发危机,机长凭借超高驾驶技术操控飞机。当时飞机在空中的每一次颠簸,都可能是生死边缘的挣扎。他们的果断处置,是无数次训练成果的展现,这种临危不惧非常难得。空中的乘务员也起到关键作用,安抚乘客情绪的同时,在危险中仍坚守岗位。他们每个人的勇敢和冷静,为机上所有人员的生命带来希望。
这部电影中英雄事迹不是虚构的,而是真实事件改编。机长、乘务员们当时身处险境,那真实的高空危机情境,让他们的英雄举动更令人敬仰。
严肃的价值理念传达
电影传达了敬畏生命、敬畏责任、敬畏规章的理念。敬畏生命是首要的,民航人工作的核心就是保障旅客生命安全。每一个决策,每一个操作,背后都体现着对生命的敬重。敬畏责任则要求每个民航工作者明确自己的任务。如机长必须对飞机的飞行安全负最终责任,乘务员需确保乘客的服务和安全保障等。
敬畏规章是这一切的保障。按规章进行训练、操作,保证每一个环节不出差错。这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每个民航工作者日常奉行的原则,在这部电影里也很好地体现了出来。
区别于美式个人英雄主义
《中国机长》不像美国电影强调个人英雄主义。它着眼于整个中国民航保障系统。从地面指挥到飞机上各个人员的配合。背后有大量的后勤保障、地面指挥调度等众多人员的协作。在现实中,这是一个庞大的体系支撑着飞机的安全飞行,众多民航人的共同努力,才让乘客安全出行成为可能。
电影里展现了从机长、乘务员到地面人员等各个环节的工作与联动,让我们清楚看到集体的力量。这是中国民航独有的特色,是集体主义理念在民航业的体现。
对飞行员的触动
对飞行员而言,影片的触动很大。片中机长的高超驾驶技术和高度责任感是每个飞行员的榜样。现实生活中,飞行员要不断学习飞行理论知识,像机长那样有着扎实的基本功。一名副驾驶希望在未来尊重、热爱并敬畏飞行,苦练基本功。而另一位飞行员则从中学到责任的含义,渴望自己也能扛起应有的责任。
无论是刚入行,还是经验丰富的飞行员都能从中学到很多。他们在日常训练和工作中,一定会更努力达到片中机长般的水平。
乘务员的感悟
乘务员的工作不仅仅是表面上的端茶送水。电影里让观众看到他们日常训练的意义。当他们喊出“我们是受过专业训练的,请相信我们”,这便是乘务员责任的体现。乘务员学员看到了前辈良好的职业素养,明白了要夯实业务基础,保障旅客安全,注重每一个细节。
乘务员在平时的训练中,学习各种应急处理措施等。在飞行中他们时刻准备着应对各种突发情况,为旅客的安全和舒适保驾护航。
机务人的坚守
一句“机长,飞机是好的”背后有很多故事。机务人在幕后兢兢业业工作,保证飞机的适航性。他们按照各种规章制度,精心维护、检查飞机各个部件。在每一次飞行前,他们默默地付出劳动,为飞行安全奠定基础。这种遵规守纪,默默奉献的精神也是民航精神的一部分。
机务人没有光鲜的外表,在幕后却承担着十分重要的责任,为飞机能安全飞行付出不懈努力。
看了《中国机长》后这满满的感动和震撼,你是否对民航工作有了新的认识?也欢迎你点赞并分享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