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kTok电商已引发众多关注,其是像早期亚马逊、淘宝、抖音电商的潜力股,看似蓝海却也挑战满满,服务商投入多收益少,但平台动作不断让希望犹存。这就是当下TikTok电商服务商的现状。
TikTok电商的拓荒阶段
目前TikTok电商还在拓荒,服务商的营收难以覆盖成本。像周易这样首批入驻的服务商,也没能盈利。这个阶段就像垦荒,难度大成本高。许多服务商投入了资金、人力等,却还看不到回报。这里投入的成本包括人员开支、流量获取等方面。在市场不明朗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大家都在探索如何在这未成熟的市场中取得收获。
TikTok虽处于初级阶段,但很像曾经的亚马逊、淘宝等电商起步的时候,充满无限可能。它的潜力在短视频和直播形式创新下更加凸显,所以让很多人看好。
平台积极动作频繁
TikTok平台非常积极,动作频繁。上线TikTok Shop类似抖音小店,还打通了7个国家的电商闭环。这种积极开拓释放出很大的市场信号。例如在印尼、英国、越南等国的布局,给服务商更多想象空间。这就如同为服务商开辟了新战场,尽管前方是未知的,但机会很多。
平台这些改变虽然让大家看到蓝海可能,但要完全把握机遇并非易事。服务商要去适应不同国家的政策、消费者喜好等,如针对不同国家市场要调整商品、营销方式等。
服务商的入驻动力
一些服务商对海外市场非常看好才决定入驻。像是周易,看好TikTok成为继亚马逊、淘宝、抖音电商后的又一潜力平台而加入。他所在的公司成为首批拿到TSP牌照的服务商。这牌照意味着能够享受平台权益,是入场的重要资格。
还有黎叔在越南深耕3年创立MCN Vzone,在当地有一定地位。他看到国内品牌有海外代运营需求就想从中分得一杯羹。这些服务商都带着自己的优势和期待参与到TikTok电商中来。
代运营报价缺乏规范
在TikTok电商中,代运营报价体系还未规范。例如黎叔为国内品牌代运营的报价vary from 20美元到100美元一场直播,因需求不同而有差异。国内品牌需求明确,像稳定直播场次、广告投入、佣金比例等都有要求。
没有规范报价体系对整个市场发展不利。一方面服务商难以衡量自身价值,另一方面商家也不容易对比选择服务商。大家都处于比较随心所欲的状态,长此以往不利于市场健康发展。
只能部分借鉴国内电商
不是所有国内电商打法都适用于TikTok。像“321改价”在海外就不受欢迎。这说明TikTok有其独特的市场规则。还有虽然没有出现像李佳琦那样的爆款直播间,TSP运营成本却没降低。TikTok的用户不同于国内,有其独特的消费习惯和文化背景。
TikTok有它们本土的商业环境,例如消费者什么时候购物多,对什么品类更感兴趣等,都需要服务商去重新探索适应。如果一味照搬国内经验,可能会适得其反。
TikTok的现有策略分析
TikTok现阶段整体电商策略偏保守。并没有大规模的靠TSP拓展商家。一位内部人士称希望已有的存量商家先盈利。目前近九成TikTok玩家在这个阶段赚不到钱,少数头部靠培训等业务盈利。这显示出TikTok想稳步发展的态度。
然而,平台策略也有摇摆。如开始想借TSP拓展品牌,后来又鼓励商家自己入驻开店。这是因为承担代运营费用的商家数量有限。平台的这种态度变化也会影响服务商的业务方向等。
你觉得TikTok电商服务商未来能迎来大盈利时期吗?希望大家点赞、分享并在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