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视频号已经成为许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用户数据更是有着诸多看点。性别比例、年龄分布、创作目的、内容偏好以及功能偏好等方面的数据都反映出视频号独特的用户画像。
视频号的性别失衡
在视频号用户中性别比例差异较为明显。女性用户占比达到了60.7%,男性用户仅为39.3%。这可能因为女性相对更偏好使用社交平台分享生活中的点滴。从一些活动场景来看,以某购物节在视频号的推广为例,女性用户的参与度就非常高。还有在生活技巧分享类小视频的评论互动里,女性的身影也经常出现。这其实也为众多商家或者创作者指明了方向,针对性别优势进行内容投放或许能得到更好的关注度。同时,这样的性别比例也许暗示着目前视频号在某些方面对于女性更具有吸引力,值得深入探究到底是什么促使女性占比更高。
视频号上男性用户虽然占比少,但仍有其独特群体价值。比如一些男性热衷的科技数码类产品推广,在视频号上也有不少男性受众。而且在男性用户比例相对低的情况下,意味着可能对于男性用户的挖掘市场有着较大的潜力。比如像男士健身知识以及高端汽车文化这类偏向男性喜好的内容完全可以拓展得更深入。
年轻群体是主力
视频号用户集中在26 - 40岁之间,占比80.8%。这个年龄段的人群是当下社会的主力军,无论是在工作领域还是消费市场。从一些线下的年轻人群体调研发现,他们在日常通勤、休息等待的间隙会频繁刷视频号。这个年龄阶段人群的消费习惯已经较为成熟也有一定的消费能力。这对于视频号的商业价值开发是非常有利的。品牌方如果能够抓住这个主流群体,将具体的产品精准地投放到这个群体,进行有针对性的广告营销效果很可能会很好。
从社会关系层面看,这个年龄区间的人群社交关系相对复杂。他们通过视频号可以展示自己多样的生活面貌。比如一些职场人士会在上面分享职场经验和感悟。这些都体现出视频号对这个年龄群体社会行为的深入渗透。
记录为主的创作
大多数视频号用户创作的主要目的是记录生活,数据显示为59.8% ,远高于其他目的。这反映出现代人对自身生活分享和留存记忆的愿望强烈。回顾过去,我们总能发现人们通过不同的介质来记录自己的生活,从纸质日记到手写博客。现在视频号成了人们记录日常的新载体,比如诸多人记录养育孩子的点滴或者自己旅行的奇妙瞬间。
为打造个人IP而创作的用户占比23.1%。这表明尽管不是大多数,但依然有一部分用户有着很强的个人品牌塑造意识。在当下网红经济盛行的年代,一些有独特才能或是见解的用户希望通过视频号以视频的形式呈现自己,为自己建立一种在网络世界的人物形象。
偏好娱乐内容
美食烹饪、旅行探险和娱乐八卦是视频号用户较喜欢的内容,占比有54.2%、40.8%和38.0%。深入来看,美食烹饪类的视频受欢迎源自人类对美食的天然热爱。在疫情期间,不能随时外出就餐的情况下,许多人通过视频号上的美食视频来满足自己对美食的向往。旅行探险类的视频能激发人们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实际上不少背包客就是从视频号上获取旅行新灵感然后踏上新征程。
娱乐八卦虽然被很多人诟病,但它的受众基础不可忽视。从大众心理角度看,好奇心促使人们喜欢看这类内容。并且很多人在忙碌生活后,就想通过轻松趣味的娱乐八卦来解压,例如一些明星花边新闻总能在视频号快速传播开来。
功能偏好展示
近一半多的用户看重进度条跳转功能。这一功能的重要性在长视频观看时尤其显著。比如一些科普类的长视频节目,如果想要回顾某个重点知识要点,便捷的进度条跳转就非常有必要。关联视频推荐功能也很受重视,占比49.6%。以某动画电影相关的视频为例,它的关联推荐可能就是这个电影系列的其他信息以及动画周边情况。
评论区讨论功能占40.4%比例同样重要。以某热门网红在视频号发布的搞笑视频来说,评论区的讨论让这个视频的热度不断上升。大家在评论区分享自己的搞笑故事或者吐槽一些片段等。
你觉得视频号未来还会出现哪些新的功能或者内容倾向来迎合用户需求?希望大家积极评论点赞分享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