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下的娱乐文化中,明星粉丝打榜是个充满话题性的热点。一边是周杰伦多年的“夕阳红粉丝团”,一边是蔡徐坤年轻的粉丝群体,他们的打榜碰撞出诸多值得探讨的现象。
周杰伦粉丝打榜的源起
周杰伦资讯网官博管理员小夏称,最初遭质疑时并未想冲击榜单,而是晒出周杰伦的功绩,如专辑和演唱会销量第一等。只是随着路人粉积极参与,打榜呼声高涨。这表明粉丝有捍卫偶像的热情,许多大龄粉丝最初是出于对多年偶像作品的认可。这些粉丝可能分布在不同城市,以自身努力参与新的打榜方式。他们从默默支持到挺身而出,从年龄层面看不少已是事业有成型,却愿意在网络上捍卫周杰伦的人气。
同时“周杰伦粉丝被迫营业”登上热搜,这也体现出这类事件引发大众关注的力度和热度。这些和周杰伦同期成长起来的粉丝开始了新规则下为偶像加油的旅程。
周杰伦粉丝群体特征
据艾漫数据平台显示,周杰伦63.85%的活跃粉丝为25至34岁。这是一群有着稳定价值观和生活基础的人群。他们可能白天忙着自己的工作,在城市的各个角落为生活打拼。在各自的家庭和工作环境中,可能难以想象他们会参与打榜。但当偶像需要时,他们迅速学习新的打榜规则。他们当中有上班族,有孩子的父母,他们对周杰伦的记忆是多年积累的,回应方式尽管略显生疏但充满力量。这与他们过去默默购买专辑,参加演唱会支持偶像有所不同。
他们打榜方式如攒积分等是新规则下的选择,他们的中年属性和蔡徐坤粉丝的年轻属性形成鲜明对比。
蔡徐坤粉丝打榜常态
对于蔡徐坤的粉丝来说,打榜是日常追星的一部分。蔡徐坤工作室称其粉丝微博数量突破数千万,18岁及以下粉丝数量居首。像艾坤等粉丝将数据视为一种态度。其数据应援方式众多,如轮博,也就是多次转发同条微博增加转发量等操作,这和蔡徐坤粉丝低龄化和追星的热情关联紧密。
这些少女粉丝或者年轻粉丝分布在各大社交平台,他们的活跃范围广。他们可以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为蔡徐坤打榜,在众多社交平台上积极行动,生动体现了当前追星文化在年轻人中的热度,这些少年粉丝已然习惯通过这种方式表达对偶像的爱意。
蔡徐坤粉丝打榜的压力
因为蔡徐坤之前稳坐排行榜第一,所以为了保持排名,粉丝投入很多。以“明星势力榜”为例,规则下维持排名要购买新浪的虚拟花,每朵2元且已花费千万。大量的金钱投入只是为了在不断变换规则的情况下维持偶像排名。如此可见这对粉丝的经济压力有多大。这些粉丝们可能还是学生或者刚入社会收入不高者,他们宁愿压缩自己的生活开销也要保持偶像热度的精神令人深思。
而且新浪超话规则修改较多,这更给蔡徐坤粉丝带来不小挑战,他们需要不断调整应援策略。
打榜行为背后的饭圈文化
打榜行为在当下追星文化中成为重要的体现手段。有大量的论坛或社群专门讨论不同明星的打榜工作分配、时间安排等内容。粉丝们认为数据能够代表偶像的人气和热度。在微博或者其他社交平台,超级话题将粉丝聚集起来。粉丝可以在超话中发图片、文字,相互鼓励打气。
粉丝打榜不只是为了个体偶像,也是粉丝群体向心力的体现。不同的打榜强化了粉丝阵营的团结感,他们为了共同的偶像努力。从地域范围看,粉丝来自天南地北。但在饭圈文化里,通过打榜这些人有了深度的连接。
打榜争议中的理性审视
像粉丝在美国音乐平台上刷榜的做法引起争议,流量时代过于注重数据有一定弊端。刷榜有违公平竞争,长此以往可能会让娱乐圈失去真实的人气反馈。而且粉丝投入大量金钱是否值得也值得探讨。不同年龄层的粉丝有不同的追星投入,比如周杰伦粉丝的中年危机要面临家庭压力和工作压力,蔡徐坤粉丝的年轻梦想与现实经济能力的矛盾等。整个社会该如何引导粉丝健康追星是个重要的话题。
周杰伦粉丝和蔡徐坤粉丝的打榜事件只是饭圈文化的一个缩影,大家如何看待这种现象?你支持这种大规模的打榜事件吗?希望大家能积极评论、点赞、分享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