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自2020年4月开展以来,相关数据令人振奋,各地交管部门举措多样,这一行动对交通安全有着深远影响,值得我们深入探究。
一盔一带减少伤亡
交通死亡率同比下降明显。2020年4月行动开展后,电动自行车、摩托车、汽车驾乘人员交通事故死亡率同比分别下降11.7%、14.2%、12.4%。这些数据表明,头盔和安全带在保护生命安全方面的作用巨大。有关研究显示,正确使用能将交通事故死亡风险降低60%至70%,实例就在眼前,不可忽视。在实际出行中,很多车祸因为有了这些保护装备,驾乘人员幸免于难。
“一盔一带”不仅仅是几个数字的改变。在每一个交通事故现场,也许因为佩戴了头盔,骑乘人员只是受了轻伤;也许因为系了安全带,汽车内的人员避免了被甩出车外的危险。这都是它实实在在的功效。
使用率大幅提升
36个大城市汽车前排驾乘人员安全带平均使用率超过90%,电动自行车安全头盔平均佩戴率从不足20%提高到当前的54%,像宁波等部分城市安全头盔佩戴率达90%以上。这种提升说明大众安全意识在增强。
在城市道路上,以前很少看到戴头盔的电动自行车骑手,现在越来越多。路上的汽车驾乘人员系安全带的比例也越来越高。这是全国各地交管部门不断努力的成果,也是社会文明在交通安全方面的进步体现。
宣传首要环节
各地交管部门利用多种平台宣传。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网络自媒体时代,交通安全宣传工作与时俱进。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矩阵,全方位、高频次、大范围开展宣传活动。如邀请媒体记者随警报道1000余次,组织执法直播活动3000余次。这些宣传让社会知晓度和认同感大幅提升。
社区里、商场外、马路上我们都能看到关于“一盔一带”的宣传标语或者宣传栏。学校里老师也开始教导学生相关安全知识。宣传的深入和广泛让“骑乘车辆要戴安全头盔、驾乘汽车要系安全带”的观念深入人心。
丰富的促进举措
开展头盔赠送活动。全国共开展1.5万余场次,累计赠送头盔111.4万余个。还有“买保险送头盔”模式。多地探索推行头盔“共享”“租借”模式,像学校、农村交通安全劝导站等场所投放共享头盔7.5万余个。这些举措满足了部分人群的临时需求。
上班族如果匆忙出门忘记带头盔,在一些场所可以租借到头盔使用。这既方便了老百姓,又有助于提高头盔的佩戴率。
警企协同共治
2020年5月开展外卖行业警企联合劝导活动。全国设置警企联合劝导点6100余个,出动警力130.4万余人次,企业派员61.6万余人次,纠正外卖员不戴头盔63.2万余次并通报2300余次。这对外卖行业的交通安全管理意义重大。
快递员和外卖员在道路上行驶的安全关系到包裹能否安全准时送达。通过警企协同,提高了他们的安全意识,减少了交通事故发生在外卖员身上的风险。
安全带全面检查
全国交管部门积极联合交通运输、教育等部门开展安全带大检查,累计检查营运客车、校车等270万余辆次。这确保了安全带的可靠。
对于客车和校车来说,车上人员众多。在每一次的行程前,检查安全带功能正常,是对每一位乘客生命负责的表现。学校和运输企业也积极配合这一工作。
互动问题
看了这么多“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的成果,你觉得你的身边还有哪些地方需要进一步加强“一盔一带”的推广?希望大家点赞、分享并且积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