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平台流量价格让老牌店铺都吃不消,平台回避流量价格问题,这背后到底隐藏着怎样的复杂情况?
电商平台流量收费现状
电商平台的流量收费犹如一个沉重的负担。不少老牌店铺都开始叫苦不迭。在一些大型促销时期,一些白牌商家投流成本竟然高达100%。以淘宝等平台为例,众多中小商家在这种流量高价的情况下苦苦挣扎,要在平台获取流量只能不断投入资金。这些商家为了流量投入高额成本后,在商品定价上必然会受到影响,最终利润也被挤压得所剩无几。
流量收费的不合理还体现在商家没有话语权上。平台完全主导流量池建设与分配,对于流量的定价和分配商家只能被动接受,面对随时可能改变的流量分配机制,商家毫无招架之力。
平台回避流量价格背后因素
平台在流量价格问题上回避是多方面因素导致。从利润角度看,平台耗费大量成本开发和蓄积流量。像京东等平台建设过程中投入海量资源去吸引用户,这部分成本的回收只能通过让商家付费获取流量。时间上看,长期以来积累的这种商业模式很难一下子改变。
从策略上,目前对于流量的掌控能够让平台在众多商家中挑选出有实力的大品牌、大商家合作,给予更多流量倾斜,大商家能够支付更高的流量费用,这对平台来说是一种比较稳定的利润来源,所以平台不想轻易触碰流量价格机制,导致中小商家处于很艰难的境地。
流量价格上扬的恶果
流量价格上扬带来众多不良影响。对商家而言,过高的流量成本让他们不得不依赖投流,一旦开始投流又很难摆脱。一些处于起步阶段的小商家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没有钱投入流量,那么只能面临没有顾客光顾的窘况,像一些三线城市的小网店,想要拓展业务却被高昂流量成本挡在门外。
对于消费者,商家把流量成本转嫁到商品价格上,导致消费者可能要花费更高价格购买商品。例如一些特色手工制品,本身成本不高,但加上流量成本带来的价格上涨后,性价比就大大降低。
拼多多的流量模式创新
拼多多的流量模式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它独特的以价格为基础的去中心化流量分发机制是关键。例如拼多多上一些低价商品,即使没有高额的投入流量费用,也可以凭借低价自然上榜,获得更多流量展示机会。
这一机制下的商家,可以通过降价而不是单纯投流来获取流量,使流量阀门部分掌握在自己手中,很多偏远地区商家利用这种机制提高了销售额。这让许多中小商家在拼多多上看到了希望,也改变了商家只靠投流竞争流量的局面。
流量平权对商家的意义
流量平权就能让商家有机会平等的获取流量。像一些新兴的小众创意商家,期间能够把更多精力和资金放到产品研发和服务提升上。如果遇到特殊时期,比如疫情下市场低靡时,商家不需要花费高额资金去竞争流量也能被用户看到。
然后整个电商生态可以更加健康多元,中小商家竞争得起,不同类型的商品都可以展示,消费者的选择也会更多。以一些传统手工艺品商家为例,之前在高流量价格下难以为继,流量平权后就有机会发展。
实现流量平权的途径
首先平台要重视底层逻辑的改革,不能只盯着流量收费的短期利益。比如改变流量的分配算法,参考多方面因素而不只是商家投流费用。
加强对中小商家的扶持政策,例如提供一定的免费流量期,让商家度过起步阶段。以淘宝新商家扶持为例,进一步强化这种扶持的力度并且延长时间范围,或许能逐渐改变流量贵的现状,最终走向流量平权。
最后问问大家,你觉得电商平台实现流量平权还有哪些好的办法?欢迎评论点赞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