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短视频的世界里,快手和抖音宛如两颗璀璨的明星,它们对于创作者的不同对待以及发展模式一直都是人们关注和讨论的热点。
创作者在抖音的处境
在抖音上,那些有着存量活跃用户的创作者相对比较幸运。他们能凭借自身的粉丝让发布的作品在转评赞上达到较高水平。比如一些知名的抖音博主,只要一有新的作品发布,瞬间就会有成千上万的点赞评论,因为他们积累了大量关注自己的粉丝,而这些粉丝会持续关注他们的动态并积极互动。同时,抖音的内容创作者呈现强者恒强的状态。这里面爆款内容的兴起更是重要因素,一旦某个作品成为爆款,就会得到更多曝光。而且抖音会重新挖掘优质的老内容给予更多展现机会,比如说一些去年发布的比较优质的内容可能会在今年的某天突然又火了起来。
然而,这样的模式也存在弊端。因其头部创作者吸引了大量用户的注意力,导致平台资源比较集中,普通创作者想脱颖而出就变得十分困难。就像很多新人投稿后发现自己作品的曝光量与那些有名的创作者相比,简直是天差地别。
快手的创作者流量分配
快手则遵循“公平普惠”原则。它设置了曝光度上限,将头部内容流量控制在30%左右,而70%流量都给了中长尾内容。这种方式保证了每个创作者都有机会展示自己。像很多刚起步的创作者在快手上不用担心自己的作品完全被埋没,总能得到一定的曝光量。但是,这样做也使得创作者在快手上涨粉速度很慢,很难凭借一个爆款内容就收获大量粉丝。如快手大V达到百万粉丝平均需要854天,这比在其他平台要难得多。不过快手的社区生态却异常好,发布过视频的用户在粘性、时长等方面明显高于普通用户。
这个原则下,快手平等对待每一个创作者,无论是普通创作者还是有一定人气的,都能在这个平台上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比如一个小县城的青年,在快手上分享自己的日常生活,即使没有华丽的制作和庞大的粉丝基础,也能收获同样真诚的关注和点赞。
算法影响
快手独特的算法机制里有一个热度权重概念。在视频初期随着热度上升,曝光机会会增多,起到择优去劣的作用,可一旦热度达到一定阈值,曝光机会反而会下降。而抖音则是高热度一直对应高曝光机会,这样更容易让热浪持续席卷。
在2019年6月的时候,抖音月活用户数达4.86亿,快手达3.41亿。这些庞大的用户群体在不同算法机制下体验着不同的内容生态。比如有些创作者觉得抖音的算法更适合自己内容快速传播,而有些则更欣赏快手的机会公平性。
用户分布差异
在用户分布上,快手在中老年人群渗透加速,在东北、西北等地特别受欢迎。尽管快手和抖音在城际分布较为相似,但在年龄和性别比例上还是有着一些特点。截至2019年6月,25岁以下用户B站占38.5%,快手29.1%、抖音28.4%。并且女性用户更喜欢创作,年轻用户的拍摄欲望更强,且快手在这方面的趋势比抖音更明显。从创作者画像偏差来看,在整体30岁以下用户占比60%左右时,年轻创作者在快手和抖音的占比情况有所不同,快手的年轻创作者占比要高8 - 10%左右。
从地域上看,东北一些地方的年轻人更喜欢在快手上分享自己的生活,像东北农村的一些搞笑段子在快手上得到大量传播,深受用户喜爱。而从年龄和性别来看,女大学生创作舞蹈类的视频可能在抖音上会有更多的受众。
发展趋势
这两个平台的发展都十分迅猛并逐渐从垂直应用上升到全民应用,相互渗透和融合。虽然抖音的快速崛起并没有让快手衰退,但是它们都在不断改变自身的内容、流量和算法,而且有些地方似乎在走向趋同。
例如抖音上慢慢也出现一些快手风格的接地气的视频内容,而快手也在借鉴抖音的一些特色,像是页面的优化更多地参考用户体验等。两者都在不断吸取对方的长处,来完善自己的平台。
总体对比
在两者的对比中,在互联网独角兽里,快手的胆魄和反应速度都是比较靠前的。尽管抖音在产品运营和商业化方面做得稍微好一点,但在整体的战略和执行力方面,抖音不一定比快手有明显的优势。
像是抖音通过各种活动和广告合作等方式在商业化道路上大步前行,而快手虽然在商业化略缓一些,但在对新趋势的把握上有自己的独到之处。
你如今是更倾向于在哪个平台创作或者浏览视频?希望大家在评论区发表自己的看法,也请点赞和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