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直播带货的热潮中,一边是头部主播要求全网最低价,一边是商家不想亏本,双方的纠结充满了看点和槽点。这种矛盾不仅影响着两个群体的利益,也关系到整个直播带货行业的走向。
商家的隐痛
头部主播凭借巨大的流量成为商品销售的重要渠道。商家担心错过主播带来的流量红利,只能被迫接受最低价要求。比如某些商家在推新品时,原本想通过价格等差获取不同阶段的利润,但在头部主播要求下必须提供最低价。而且在1至3个月的保价期内,商家不能推出更低价格,这限制了他们其他营销活动的定价空间。有些商家为满足高价赠品捆绑优惠的要求,还得额外增加成本支出。
商家为了品牌发展,要持续投入研发、生产、运营等多方面的成本。提供最低价可能会压缩利润空间,甚至可能因为低价销量暴增而影响后续的服务质量,最终损害品牌形象。但如果不与这些主播合作,又难以获得可观的流量与曝光。
头部主播的考量
头部主播之所以要求产品最低价,是因为最低价能吸引更多的消费者进入直播间。像李佳琦这种超级头部主播,直播间的低价策略能带来庞大的粉丝观看量和极高的销量。他的团队需要用最低价在竞争激烈的直播行业中巩固地位,保证自身的流量基础和商业价值。
然而这个最低价要求也在一定程度上给主播带来风险。部分中小直播间虚报所谓“最低价”,一旦被揭穿会影响整个直播带货行业的信誉,头部主播的带货口碑也可能被连带损伤。而且过度强调最低价,可能会让消费者形成一种只看价格的消费习惯,忽略了产品的其他价值。
腰部主播的理智
腰部主播小董将价格定在有5% - 20%的利润空间是明智之举。在某地的一场直播带货活动中,有些腰部主播打破常规一味追求低价。结果虽然一开始流量不错,但由于后续利润不足无法持续投入运营,很快就倒闭关门。
腰部主播既不压到最低也不高于同行的价格,是一种对行业健康发展的考量。如果腰部主播盲目参与价格战,整个腰部主播群体的市场就会变得混乱,导致更多的从业者对这个领域望而却步,影响整个行业的人才流入。
价格战的弊端
单纯的价格战短期来看是主播获取流量的手段。例如某些小主播在促销活动时,将价格标的很低,流量确实会短暂暴增。但是长期来看,没有品牌建设靠价格吸引来的粉丝极不忠诚。
在价格战的推动下,商家也会陷入一种畸形的成本控制怪圈。为了给主播低价,只能在原材料、制作工艺等方面降低成本,导致产品质量下滑。长此以往,消费者对直播带货的产品质量失去信心,整个行业都会受损。
特殊的解决方案
“交个朋友”直播间的做法是让品牌方发挥渠道“短链优势”,这在电子产品类上就有体现。在某些科技产品的售卖中,让品牌方直接发货给消费者,减少中间环节从而让利。
定制化产品型号这种方式也很可取。比如一些化妆品品牌专门为某直播间定制产品套装,这样既能保证低价优惠,又能避免对其他渠道价格体系的冲击。这种方式实现了主播、商家和市场三赢的局面。
行业的未来发展
目前直播带货行业处于前期发展阶段,还存在很多不规范之处。随着相关政策的不断出台,未来对主播的规范、价格制定体系等方面肯定会日益严格。将来,主播和商家的合作可能会更有条理。
随着监管加强,诸如要求最低价这种行业惯例也会逐步受到约束,商家和主播将在一个更合理、公平的框架下合作。直播带货行业若发展成熟,会实现多方互利共赢的局面。
你认为头部主播和商家可以如何平衡利润与流量?欢迎留言评论,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不错,记得点赞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