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网络卖课的宣传,很多人都心动于高额收益的承诺,可这背后也许隐藏着不少猫腻。这种不踏实的感觉,是像我这样很多人都会有的纠结点。
初次接触
有很多人初次接触卖课是非常懵懂的。就像我,在群里加了助教微信后,听到晚上上课还很兴奋。可以想象,这时兴奋期待的我们,完全没有意识到这可能是一场营销之旅。当时的我满心想着好好听课,还认真叮嘱孩子不要打扰我。这是一种单纯的对知识的渴望,大家想提升自己的想法没错。然而在毫无防范之下就进入了被别人搭建好的卖课流程。
这个初次的体验就如同初次走进一个陌生又貌似合理的环境,充满好奇却潜藏危险。对于不了解的我们来说,类似这样没有任何心理准备的接触往往会给自己带来后面很多的困惑。
课程内容
课程本身看似充实。先是剪辑软件的实操展示,然后是展示自己作品和文案自动生成小程序,内容乍一看确实丰富。他还拿出学员收益数据、感谢视频和聊天记录。这些看起来确实有吸引力,在一定程度上能让听课者觉得课程很厉害。
但换个角度思考,这些数据和视频可能存在夸大美化。可能那些学员的成功只是个例,或是用一些小手段获取的数据。在眼花缭乱的课程内容背后可能隐藏着营销的真正目的。毕竟在这么几个小时内容里,包含的信息太过理想化,目的似乎只是为了让听课的人赶紧报名。
卖课环节
一到卖课阶段,氛围就变得急切起来。声称本来不收学员,因为短视频大赛排名才带一批学员。而且只有15个名额,这是典型的饥饿营销手段。用有限的名额来增加紧迫感。根本不顾及我们这些真正想学习但又谨慎的人。
我们是有选择权力的消费者,不能因为这种紧迫感就盲目报名。在这个环节里,那些不停发信息催促报名,甚至让用花呗信用卡分期的做法,完全没有考虑到客户的担忧,只是一味地想要促成交易。
谨慎对待
我们付费学习是追求知识技能没错。可是作为一个新人小白,对于完全不了解的领域,必须谨慎再谨慎。像我账号注册很久但没深入研究过短视频的情况大有人在。不能仅仅因为诱人的收益说辞就冲动消费。对于这种几千元涉及到自身不小投入的课程更要慎重。
在社会中挣钱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不会像课程宣传那样轻松就能获利。不能因为他们过分美好的宣传就迷失了自己的判断,买单的时候一定要多思考自己的实际情况。
自学尝试
我们完全可以在付费之前自己先进行学习尝试。现在互联网资源丰富,有很多途径可以探索。比如可以在网上搜索免费的教程、在社交平台查找相关的经验分享等。不用一上来就要付出金钱成本才能学习。
先自己投入一定精力去了解,如果发现确实值得深入学习,再考虑付费课程。这是对自己负责任的一个方式。盲目的相信那些所谓大赚一笔的话而轻易付费,很可能最后发现自己做了冤大头。
未涉足领域
就像带孩子久了与社会脱节的我。对很多事情不了解很正常。这个时候面对自称能带来高额收益的卖课宣传,就更要冷静。因为不懂所以不容易分辨真伪。不知道有多少人是真正在课程学习后得到高额收益,也不知道这到底是真的传授知识还是仅仅为了卖课圈钱。
所以不断和外界接触学习,提高自己的认知判断能力也很重要。不要轻易被那些花言巧语所迷惑,多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考虑问题。
你是否有过类似被卖课忽悠或者差点被忽悠的经历?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也希望大家点赞和转发这篇文章,让更多的人提高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