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的助力领红包活动十分火爆,因为真能领到钱吸引了很多人。但邀请人数要求多,就出现了有偿助力。这背后藏着不少猫腻,大家都很关心会不会封号等问题。
拼多多有偿助力的现状
目前,很多人想通过有偿助力快速在拼多多领红包。但实际上,这种方式成功率极低。像在闲鱼这类平台购买助力,看似有很多账号帮忙,实际大多是无效的。那些几百上千微信号看似能助力,实则多为无效账号。在某个城市中,就有不少人尝试这类有偿助力后,发现钱花了却没成功。这都是因为拼多多系统能识别账号是否正常。
而且,即使有偿助力不直接封号,可助力无效就等于白花了钱,还浪费了精力。有一些网友反映,自己找有偿助力折腾了很久,最后啥都没得到。
不会因为有偿助力封号的原因
拼多多官方没有明确表示有偿助力就会封号。从逻辑上讲,没有直接触犯平台严格的封禁规则。没有材料表明这种互助形式直接违反平台核心规则设定。
然而,这不代表就可以肆意进行有偿助力。在拼多多运营方的考量中,这种方式违背了活动初衷是互动推广。曾经有一个调查显示,大部分正常参与活动的用户是通过社交网络自然助力的。
店铺封店行为之违反规则
在拼多多的商家群体中,违反平台规则是常见被封店原因。以前有一家卖小饰品的店铺,因为对商品描述过度夸大,被判定违反平台规则。小错可能只是警告或者短期限制,大错就可能面临长期封店。
不同类型违规处罚有轻重。有数据表明,因虚假宣传违规封店时长平均比物流延迟违规的封店时长要长很多。
店铺封店行为之导流词汇
导流词汇在拼多多是绝对禁止的。有个店主在聊天中不小心说了竞争对手平台的名字,就被判定为导流。面临要么交10万保证金,要么封店。这种管控非常严格。
有的地区,像电商比较发达的地区,曾经有很多拼多多商家抱怨这个规定过于严厉,但始终没有放松的迹象。
售假在电商领域始终是红线。就在某个大型的电商检查季,拼多多查出多起售假事件。如果被平台确定售假,无论什么规模的店铺都会被封店。
若被恶意投诉售假的话,也要积极准备像进货凭证等材料申诉。例如有商家被恶意投诉,就是靠着完整的进货票据得以重新开店。
店铺封店行为之缺货及虚假发货
对于拼多多卖家,缺货和虚假发货不要轻视。统计数据表明每一年因为这两种原因被封店的卖家数量都在上升。以前包邮地区某些小卖家觉得发货晚几天没事,但超过规定次数就会被封店。
这种规定是为了保障消费者权益。比如一些小县城的消费者经常抱怨拼多多发货慢,如果不严格管理,会破坏平台声誉。
虽然拼多多有偿助力不封号,但不可靠。大家不要去尝试有偿助力,谨防上当受骗。那你有没有在拼多多的助力活动中遇到奇怪的事?希望大家点赞并分享这篇文章,一起避免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