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化的浪潮下,抖音成为大家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海量内容虽好,但想看快点时却不知道怎么操作就很恼人。这就凸显出掌握快进方法的重要性了。
抖音快进的必要性
当下人们的生活节奏十分快速,对于抖音这样的娱乐学习平台,想快速获取信息是常事。比如早晨赶公交时,想从抖音学习一点知识或者看个有趣短视频消磨时间。但很多视频时长有一分钟甚至更长,正常速度播放会耗费很多时间,所以如果能快进就很能节省时间。在办公间隙或者课间休息时同样如此,高效快进查看内容有助于迅速获得想要知道的。还有很多带货视频,我们想直接看到产品展示部分之类的,也需要快进功能。
快进也并非只是为了快。有些教学或者知识类的抖音视频,有些部分可能我们已经懂了,这时候快进能让我们更快到不懂的内容处去学习,提高我们学习知识的效率。
长按视频下方空白处
操作简单是此方法的一大优势。当我们在闲暇时躺在沙发上,打开抖音刷视频,想快进就可以用到。进入播放画面后,长按下面空白处,不用特别精准地点位置,大概两秒左右就会出现选项菜单。方便之处在于不需要我们去寻找专门设置或者复杂的菜单系统。不过我们要知道这个方式只能针对单个视频。假如我刚刚快进看完一个好笑的段子,滑到下一个美食视频时想快进,还得重新操作。所以如果是连续看许多个视频的时候,每次都要这样操作就有点麻烦。
另一点就是弹出的倍速选项。手机屏幕下方的倍速菜单很简洁,一目了然,正常人都不会选错。它提供从0.5倍到2倍不同速度的选择。如果是理解难度较大的视频,能选择0.5倍慢慢看,如果只是简单浏览或者已经看过一次想复习要点的,就能选择2倍速度快速过一遍。
使用进度条
在看视频时,那细长的进度条很显眼。我们想看看后面的内容直接就可以拖动它来快进。比如在看一个电视剧剪辑视频,前面都是铺垫情节,想直接看高潮部分,进度条一滑就好。它与别的快进方式不同之处在于直观可视化。不用考虑什么倍速关系,直接看到想要跳转到的位置大概时间就可以滑动到那。
可它也有缺点。如果不是经常使用的用户,滑动进度条很难准确地快进到想要的位置。比如在网络不太好的情况下,手指滑动之后可能要卡顿一会画面才出现对应位置的内容。而且由于没有明确的时间刻度标记,难以确切知道快进到什么时间点了,精确度不够。
通过作者头像快进
这种方法比较特殊有趣。比如在关注某个有趣的博主,进入他新上传视频的播放界面,点他头像就能快进着看。在某个深夜休闲刷抖音的时候,想查看关注的搞笑博主其他视频或者当前视频剩余部分就可以这样操作。松开手指立马恢复正常速度,使得这个功能有很强的操控性。
但它的局限性在于只能针对这个作者产生作用。要是用户是想浏览许多不同类别的视频,由系统根据算法推荐那种,这个方法就用不了。而且如果不小心退出重新进来或者视频播放完毕重新播放,这个功能得重新操作,不像有些固定设置直接就可以用。
不同快进方式的比较
从方便程度看。长按空白处相对是最方便就可以操作开始快进的。而通过作者头像快进需要先找到头像位置点击,进度条则要精确下手拖动。从能适用的范围来说,长按空白处和进度条可以用于几乎所有类型的视频,通过作者头像快进就只能用于部分视频。
从快进的精准度上看,进度条如果熟练操作可以相对精准,但最不精准的可能也是进度条,因为在操作不好的时候难以把握准确位置。倍速播放是按固定速度前进相对能准确知道内容推进的节奏,作者头像快进则是一种独特的快速浏览视频的方式,从内容的准确浏览上不太能有很高的精准度。
快进在使用抖音中的重要性
在精神文化消费越来越快速的现在,抖音快进功能就是一个顺应潮流的设计。无论是年轻人利用碎片化时间快速获取信息娱乐自己,还是中老年人想要筛选出感兴趣的内容,快进都发挥着关键意义。例如在疫情期间,很多居家的人通过抖音了解新知识新技能,快进可以让他们高效地选择自己所需的部分。
掌握这些快进方法,人们能够让自己在使用抖音时有更好的体验,快速浏览那些不太感兴趣的部分而直达精华之处。这种快进的功能不仅仅是单纯地节省时间,更是在抖音这个浩瀚的内容世界里快速导航找到自己想要的知识和乐趣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