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互联网的发展,非遗文化的传播迎来了新机遇,而抖音平台上的海南非遗“抖人”们特别引人注目。他们的出现是创新也是必然,为非遗文化的传承与传播增添新活力。
非遗“抖人”兴起
抖音以其广泛的用户基础和便捷性成为传播文化的新阵地。许多海南非遗传承人和爱好者看到了这一机会,于是纷纷“登陆”抖音。他们的参与不是偶然,可能是看到抖音上巨大的流量和潜力。例如符秀英发布关于黎锦培训等视频,他们用自身行动在抖音这个网络世界里成为新的非遗传播者。这也启示了更多的非遗人来尝试新的传播方式,探索非遗传播的新路径。这并非简单跟风,而是顺应时代的发展,意识到网络对于非遗传承的积极推动作用。
海南非遗呈现形式多样
海南非遗在抖音上展示的方式多种多样。不仅有像“文旅保亭”“这里是儋州”这些官方抖音号发布的精彩非遗视频,还有“海南日报”“南国都市报”等媒体抖音号对非遗活动的报道视频。同时,个体非遗传承人、爱好者们也积极上传短视频,涵盖黎锦、琼剧等众多非遗项目。这些不同形式、不同主体发布的视频共同组成了海南非遗在抖音上丰富多彩的呈现形式。不同的视频从不同角度展示了海南非遗的魅力,吸引更多的人关注海南非遗文化。
话题流量可观
搜索抖音平台会发现海南非遗话题流量很高。如“#儋州调声”话题播放量达3.6亿次,“#海南琼剧”话题播放量达6121万次等。这些数据表明海南非遗在抖音上很受欢迎,大量的播放量背后是无数网友对海南非遗文化的关注。因为有这样的高流量,使得海南非遗在抖音上的传播变得更加有意义。这些话题有这么高的流量和海南本身的文化底蕴以及大众对异域文化的好奇心理有关,也反映出非遗文化本身的魅力没有被时间淹没。
新平台应对疫情危机
近两年来疫情对传统线下的非遗演出造成很大影响。海南的一些传统戏剧表演者把目光投向了抖音,如琼剧、木偶戏等表演者。他们将表演视频发布到抖音,寻找新的人气聚集点。像某个小学老师弹电子琴教学生唱琼剧的视频就收获很高的播放量和点赞量。这表明他们的尝试是正确的,在特殊时期抖音平台为非遗文化的继续发展提供了场所,让非遗文化没有因为疫情而被大众遗忘。
运营者的不同心态
不同的非遗抖音账号运营者有不同的心态。符秀英是“好玩”“乐在其中”而张潮瑛则把运营抖音号当成自己事业的一部分。不管是哪种心态都在推动着海南非遗在抖音上的传播。符秀英可能是享受这个过程中的乐趣,在分享自己生活的同时传播了非遗文化。而张潮瑛这种将之当作事业的心态则是想着把黎锦文化更深入的推广出去,他们都以自己的方式助力非遗文化在抖音的发展。
非遗“破圈”发展
借助抖音平台,非遗文化不断“破圈”。以前非遗文化可能只是在一些小范围内传播,在当地或者少数群体内被知晓。但如今通过抖音的自媒体和一个个小窗口,海南非遗走向了全国甚至全世界。更多的人看到并了解到海南非遗文化的美,非遗逐渐摆脱小众圈子的限制走向大众视野。这不仅让非遗文化得到传承,同时也一定程度上带动了非遗相关产业的发展。
你是否也被抖音平台上的海南非遗文化所吸引?看完文章的你会分享给身边的人让更多人感受到海南非遗之美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