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年轻人的生活被忙碌占据,那些能在吃饭间隙带来慰藉的“电子榨菜”成了一种独特存在,这其中有对忙碌生活的无奈,也有视频内容优劣的矛盾之处,很值得探究一番。
一 工作高压下的需求
毕业进入医药研发企业的万思韵,工作高压使她难以完整追剧追综艺。这反映出当代年轻人工作状态的现实状况。长时间的加班加上三餐不规律,生活像被工作绑架了一样。在这类高压工作环境下的年轻人,他们对能够随时短暂消遣的“电子榨菜”自然有需求,无论是让他们在有限时间里感受乐趣的短视频,还是其他形式的视频内容都是精神解压的方式。在很多大城市的写字楼里,像万思韵这样忙碌的年轻人不计其数,这类人群希望用碎片时间获取轻松的内容。
现代工作往往有高强度的劳动量,年轻人的很多时间都是在办公室里度过的。忙碌的时候可能连午休都难以保证,所以吃饭时的一点娱乐放松就显得特别珍贵。这时候“电子榨菜”就像是疲惫中的一抹亮色,虽然短暂,但是必要。
二 短视频的局限
万思韵不喜欢短视频的快节奏是很有代表性的想法。那些看似15秒的短视频,可能缺乏营养还不能提供情绪价值。当下的短视频确实很多都是浮于表面的。比如某些短视频平台上大量的舞蹈模仿类视频,只是简短的展现舞蹈动作,并没有什么深度内涵。而且过度追求流量的短视频,内容千篇一律,创作者只是为了博眼球而制作。对于想要获得真正有价值内容的观众来说,这些短视频无法满足需求,尤其是在他们想在吃饭的时候安静享用“电子榨菜”的时候。
从很多观众的反馈来看,他们希望短视频能在短暂的时间里传达更多有意义的内容,而不是一味的快速剪辑与无意义的拼凑。在北京的一些社区调查显示,有不少观众表示看完很多短视频后只是图个热闹,回忆起来一无所获。
三 吃播的独特优势
汪娉婷在减肥反复期偏爱吃播视频。吃播视频在标题和封面就说明了食物。这是一种非常直观的吸引受众的方式。对于像汪娉婷这样的观众而言,吃播满足了特殊时期的需求。在减肥中的人往往不能吃很多美食,通过看吃播享受视觉上的美食盛宴是一种很有趣的替代方式。而且吃播的风格多样,有大胃王型的比如密子君,也有温馨家常型的普通博主。
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农村,很多年轻人都有类似的经历。比如大学生在寝室里会一起观看吃播,这不仅仅是因为吃饭没有合适的视频相伴,也是一种共同体验美食乐趣的特殊方法。我们还能看到一些社交平台上关于吃播的群组里每天都有大量的人涌入观看,可见其受欢迎的程度。
四 Vlog的改进之道
薛茜做vlogger的经历体现了朝向“下饭”改进的重要性。原来流水线式的生活记录让她从制作到收获效果都不佳。节奏平淡的Vlog很难留住观众。而粉丝希望她做得更“下饭”,其实就是希望找到更好的共鸣点。例如一些田园生活vlog如果充满了刻意也难以让人接受,反而是那些真实记录乡村日常如做饭、劳作等充满生活气息的内容才更吸引人。
在国内,很多vlogger开始转变思路,加入更多真实接地气的内容。例如有的旅游vlog从只介绍景点到开始讲述行程中的小趣事、美食体验等。这种方式让观众在吃饭时观看时会感觉更舒坦,不用刻意去理解复杂的内容。
五 短剧的下饭属性
芒果TV制片人提到的甜宠、古风等短剧占据主要市场是因为它们轻松解压有下饭属性。诸如腾讯视频的《大妈的世界》等短剧受到欢迎。从网络视频的播放数据来看,快手的短剧用户观看数据惊人。超50%的短剧日活用户养成追剧习惯,日均观看超10集,星芒短剧有420亿 +播放量。反映出短剧作为“电子榨菜”的受欢迎程度。
这些短剧内容往往简短精炼,适应现代年轻人忙碌生活中的碎片时间。在各个影视制作公司,短剧的制作投入也在逐步增加,因为他们看到了这个市场强烈的需求。在很多上班族下班后的地铁上,就会看到不少人观看短剧。
六 对质量的执着追求
芒果TV制片人也指出微短剧市场并不美好。虽然观众给了热度,但不少人宁愿反复看老作品也不看粗制滥造的新作品。这表明观众对内容质量仍然有着较高的要求。这就像从市场上购买食物,消费者不会因为饥饿就降低质量要求。当下一些粗制滥造的短剧或者其他视频充斥网络,观众用自己的选择表明态度。
在上海这样的大城市有专门的观众调查显示,即使制作方努力推广新作品,如果质量不佳还是难以获得认可。观众喜欢的视频类型可能随着时代改变,但质量追求从未变过。
你有没有过看“电子榨菜”时被质量不佳的作品坑过的经历?希望你可以在评论区分享,也别忘了点赞和分享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