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的商业版图中,快手、头条和拼多多看起来“土土”的,却能在寒冬逆势扩张。这一现象与许多高大上却发展遇阻的竞品形成鲜明对比,其背后的原因引人深思并充满争议。
三四线城市人口基础
从人口结构来看,我国三四线城市的人口数远超一线,农村人口也颇为可观。这是一个庞大的消费群体,他们有着巨大的消费潜力。快手、头条、拼多多瞄准了这一市场。就拿拼多多来说,在不发达地区,那里的消费能力有限,对价格更为敏感,拼多多提供的低价商品能很好适应需求。快手也一样,许多三四线地区居民能在快手展示自己的生活日常,这满足了他们社交生活的需求。
这些产品正是建立在人口数量的基础这个事实之上,它们适应大部分人的需求。在别的产品着眼于一二线城市精英群体的时候,它们开始深耕广大的二三线城市和农村地区。这使得产品的用户基数具有强大的动力生长。
定位与市场策略
这些产品不是因为“土”才下沉三线市场,而是一开始就定位在体量最大的二三线用户,走的是农村包围城市的路线。快手短视频里记录了农村的日常生活,就是最好的体现。而拼多多各种低价实用的商品,指向的就是消费能力相对较弱的二三线城市和农村。
在市场策略上,不同于其他追求精致高大上的产品。它们抓住了市场的缝隙,把产品的定位做到精准落地。例如,头条的各种子板块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年龄层的资讯需求,并且是大家容易接受的呈现方式,所以能够吸引众多用户。
独特内容呈现
打开抖音,首页多是北上广的漂亮小姐姐,拼多多多是低价产品,快手则大不相同。快手上有很多接地气内容,像是非遗类本该出现在央视纪录片频道的内容都能出现。这种内容更贴近大众真正的生活。
这些独特内容避免了过度商业化的包装。像快手上没有太多资本助推的网红在主导内容时,民间艺术得以展现。这使得普通大众能找到共鸣,而不是看着高高在上的精英文化或者过度美化包装的网红文化,在乡村地区这种文化上的贴近感尤为重要。
替代地方电视台职能
地方电视台在互联网冲击之下受众减少,而快手和头条取代了地方电视台最重要的职能——当地真实生活展现。由于地方电视台人才资金外流,好节目制作困难。而快手等产品却能让普通民众成为内容的创作者,三四线城市和农村地区百姓都可以展示自己的生活,并且可以和全世界分享自己的吃穿住行,这就吸引了大量原本地方电视台的观众。
低成本获取用户
这些产品在获取用户这一环节成本不高。它们无需像其它视频网站那样斥巨资购买版权、打造大型制作、请知名艺人等。快手靠的是民众自发的创作力量,大家用最简单的设备就能拍出吸引人的视频;拼多多靠用户互相推荐砍价吸引更多用户,这一低成本的推广模式却能带来大量的流量涌入。这使得在有限的资金下可以有大量的用户,从而实现快速的扩张。
对用户需求深度挖掘
这些产品并没有受限于一些传统商业观念,它们深入到用户中去挖掘需求。例如,拼多多发现内陆不发达地区以及农村大众对低价实用商品的需求巨大;快手了解到普通民众分享生活,想成为“网红”的心理;头条认识到大家对更全面更亲民的资讯形式的渴望。
它们可以根据不同地方,不同用户群的需求进行优化调整。像快手上的话题和推荐内容在不同地区是有区别的,在三四线城市的用户就能更多看到同地区人的生活展示,这也加深了用户的粘性。
你是否发现在你身边,这些看起来“土土”的产品已经慢慢融入到你生活的各个角落了?欢迎点赞、分享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