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本应是一个真实的社交平台,人们在上面分享生活、交流观点,然而现在只需花钱就能买到微博“粉丝”,这一现象实在令人担忧。
微博“粉丝”售卖店的操作
在淘宝等网络平台可以轻松找到售卖微博“粉丝”的店铺。记者了解到很多店铺都有专门的制作团队。如一位店主就透露她的团队少则一两人,多则十多人。还有店主表示通过软件或者手工注册来制造“粉丝”。不同的“粉丝”套餐价格不一,像100个“粉丝”16元的促销套餐也很常见。
有店铺为招揽顾客还打出广告语。比如有卖微博“粉丝”的淘宝店铺打出“你的‘粉丝’超过一百,你就好比是一本内刊”这样的话,可见其营销手段多样。
行业的盈利状况
这个看似不正经的生意却有盈利。多的一个月能赚三四千元。有店主开店三个月,总收入达6000元。当然不是所有店主都能盈利,有的信用低且销量差,比如有的店只有两个小红心的信用等级,如果售卖“粉丝”不行,就打算增加其他业务。不同店铺销售记录差异很大,高的有900多个销售记录,但多数为0。
购买“粉丝”的人群
购买“粉丝”的群体呈现多样化。其中年轻时尚一族居多,特别是“90后”,他们互相攀比,妄图通过购买“粉丝”满足虚荣心。还有歌手和模特等公众人物也购买“粉丝”,用来增加自己的被关注度。另外,一些公司也参与其中,大量购买后将微博排名提前,接着就在微博上发布广告信息,从而提升知名度。
微博平台的应对
微博平台对这种售卖“粉丝”的现象并非无所作为。新浪公关部的纪小姐表示,网站每天都会检查,会对这些利用软件或者其他手段注册的“粉丝”进行清理。但这种检查清理是否真的能杜绝这种现象,目前来看还是存在大量售卖行为,说明清理工作还面临较大挑战。
售卖“粉丝”背后的大环境
除了卖微博“粉丝”,还有众多形式“寄生”互联网赚钱。比如评论和转发还有套餐价格销售,甚至微博邀请码、刷点击率、刷回帖率等不良商业操作也大行其道。这些行为反映出当前互联网部分商业环境的浮躁和不健康,人们过于追求表面数字的好看却忽视了真实的社交关系交往。
对社会价值观的影响
微博“粉丝”买卖之风盛行,这一行为扭曲了人们对真实社交和影响力的认知。正常情况下,粉丝多意味着有吸引人的内容或者魅力,而现在靠金钱就能买来虚假的人气,这对那些努力经营内容,真心与粉丝互动的博主是不公平的。长此以往,社会大众对于真实和虚假的界限会变得模糊,人们可能更倾向于走捷径而不是脚踏实地去提升自我价值。
这些售卖微博“粉丝”的行为你也觉得不合理吗?欢迎大家点赞评论分享说出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