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微博的粉丝量似乎成了衡量一个人知名度的重要标准。淘宝上公然售卖“微博粉丝”“转发量”“评论数”等行为,就像一颗重磅炸弹,炸裂出网络营销背后的灰色地带,这怎能不让人震惊和深思?
微博粉丝售卖现象
当下,你能在淘宝轻松找到售卖微博粉丝的店铺。随便一搜,各种价位的粉丝都有。0.2元就能买到1个微博粉丝,而像1296元就能买到10000位所谓的“高质量粉丝”,可见这种售卖规模之广。这不是个小数据,它反映出这背后有着众多的需求者。而且这些出售粉丝的店铺,把“粉丝、回帖、转帖”都变成了明码标价的商品,这样的现象实在让人大跌眼镜。这严重违背了社交平台真实、互动的初衷,只是纯粹为了数字好看。
这种粉丝售卖不仅仅是小打小闹,一些店铺的销售量还非常可观。像“乖乖主打店”,一个月内就能卖掉1493名微博粉丝,一次性买200名、500名粉丝的买家都不少,这说明了这样的售卖行为有着很庞大的市场,人们受到利益的驱使在这个灰色地带疯狂试探。
售卖背后的成本极低
对于这些店主来说,几乎不需要什么成本。如“天使召唤”所说,出售微博粉丝主要是付出自己的耐心和劳动。在一些店铺的操作说明中提到,所有业务全靠人工模拟网友阅读动作运作,效果如同网友正常阅读产生的效果。他们不需要场地成本,不需要研发成本,简直就是无本买卖。这种低投入高回报的模式吸引了不少像“天使召唤”这样一开始缺乏资金的创业者。这其实是利用了网络平台监管的漏洞,没有多大成本就可以钻空子谋取利益。
以“天使召唤”为代表的店主,他们每个月能靠这种方式赚到三千元左右。这对于一些想要快速获利的人来说有很大的吸引力,所以才会不断有人加入到这个售卖微博粉丝的行列中。同时,因为成本低,所以在价格上也有很大的弹性空间,能够吸引更多不同需求层次的买家。
买家群体分析
在这些购买微博粉丝的人群里,普通人占多数,他们可能是为了满足自己小小的虚荣心。还有一部分是歌手和模特等公众人物。对于歌手和模特来说,微博粉丝量多少可能影响他们在娱乐圈中的形象和知名度。他们可能会急于通过这种方式来提升自己的关注数。例如一些小歌手想要在这个竞争激烈的乐坛打开知名度,便希望靠购买粉丝从数据上让自己看起来更受欢迎。
而这些买家可能觉得只要能提高在微博上的关注度,不在乎是不是真正的粉丝。他们大多只关注眼前的数字增长,而忽视了后面虚假数字可能带来的不良影响。并且,很多买家也认为如果自己稍微花点钱就能带来巨大的数据变化,是一种很“划算”的事情。
微博的防御机制
不过,新浪微博也不是完全束手无策。官方有着自己的防御机制,他们会采取各种手段清理无效用户。这种无效用户就是那些通过不正当手段购买或者增加的粉丝等虚假数据来源。比如可能会通过检测用户的活跃度、IP地址等多个因素来判断用户是否为真实有效。这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这种购买粉丝行为的泛滥,但目前来看还不能完全杜绝。目前通过售卖微博粉丝而增加的粉丝数以及相关数据等情况仍然大量存在,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微博的防御机制还有待加强。
如果微博的防御机制足够强大,能够准确识别并清除所有的虚假粉丝,那么这种售卖微博粉丝的行业可能就会逐渐消失。但目前来看,这个任重而道远。因为在技术不断发展的同时,售卖粉丝的手段也可能在不断更新换代。
违背网络社交本质
微博本身是一个社交平台,它的意义在于分享生活、信息交流等真实的互动。而购买粉丝、评论、转发等完全破坏了这种本质。真正的微博交流应该是基于人们对彼此的兴趣、共同话题等。一个博主的粉丝应该是因为欣赏他的观点、作品等才去关注的。例如很多正能量的博主,他们拥有很多粉丝是因为他们长期输出有价值的观点或者有趣的内容。但是靠购买得到的粉丝,只是虚假的繁荣数字,对于博主来说一点积极意义都没有。
这对于微博整体的生态环境也带来了很大的破坏。那些真正用心做微博内容的博主可能会被这些靠购买粉丝而增加热度的人挤压空间。普通用户可能也会因为满眼都是这种虚假的热度数字而失去对微博的信任和热情。
行业未来走向的思考
这种售卖微博粉丝的新行业看起来有一定的市场,但其存在是不合理的。随着社会大众对网络真实性的要求不断提高以及微博等社交平台防御机制的完善,这种售卖粉丝的行业前景不容乐观。虽然现在还处于野蛮生长的阶段,但是终有一天可能会因为违反道德、违反平台规则甚至违反法律法规而被彻底整治。
也许现在有些买家和卖家还抱有侥幸心理,觉得只要小心一点就不会被发现或者觉得这是一种很正常的营销手段。但是当这种行为完全被否定和禁止的时候,那些跟风售卖或者购买粉丝的人该何去何从?社会各界是否应该共同努力来抵制这种破坏网络生态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