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蒋某舆论事件中虽未披露干扰传播秩序细节,但微博热搜榜的刷榜现象已成为众人皆知的灰色生意,这背后隐藏着众多值得探究的问题。
微博热搜的本质与现状
微博热搜榜本应基于实时搜索数据呈现热门新鲜内容。然而现实中却充满猫腻。就像很多普通用户发现,一些看似平淡无奇的话题突然上了热搜,而真正大众关心的事情却不见踪迹。很多时候用户以为热搜是自然热度,但实际却可能是刷榜操作的成果。这种现状不仅仅损害了用户体验,也让热搜失去了本应有的意义。在娱乐界这种现象更为突出,一些明星的小事被刷上热搜,真正有社会价值的消息却被埋没。
微博热搜的现状还体现在数据买卖的公开性。记者暗访发现各种数据明码标价。普通的微博转发一条100次就要15元。这样的价格看似不高,但背后折射出的是整个微博刷榜产业的庞大与复杂。
刷榜价格的猫腻
热搜刷榜价格不同位置有不同定价。前50、30、20、10位价格各异,甚至无法保证刷到多高的位置。企业花钱就像在抽奖,不知道最后能达到什么效果。这种规则就像是在鼓励更多的灰色交易,企业为了达到一定名次不断投入资金。而且娱乐内容更容易刷上去,这就造成娱乐新闻在热搜上过度堆积,影响了热搜对于多元信息的呈现能力。刷榜是按时间收费,一小时占榜才会全收费,半小时就只收一半费用,这样的收费方式也让刷榜变得更为复杂和隐蔽。
而且刷榜涉及的业务种类众多,甚至有专门的“微博代刷”网站,细分到四十多种业务,虽然没有直接标明热搜业务,但也存在很多间接刷榜手段。
微博热搜的整改史
早在2018年1月27日,新浪微博就曾被约谈,“微博热搜榜”等栏目下线一周整改。这表明当时微博的刷榜现象已经严重到引起相关监管部门重视的地步。次日发布公告称会加大处理力度,对相关受益者处罚,对存在刷单行为连带处置。可整改后,刷榜行为并未消失,只是更加隐蔽。热搜在数据买卖中从明面上被藏起来,可私下里还是能够买到。这说明微博对于自身存在的问题整改并不彻底,没有从根本上杜绝刷榜的现象。
热搜中的广告位
热搜的第三、第六位是商业售卖的广告位,词条旁边有蓝色“荐”字表明是广告。微博这种商业售卖不关注对客户带来多少流量,只是单纯售卖资源。而且微博凭借自身平台大、人群量级大的优势不愁卖。这也造成了一些广告内容可能存在虚假热度,普通用户看到热门里很多是广告推荐,降低了对热搜真实性的信任度。
撤热搜与帖子热度算法
与明星相关的企业撤热搜不容易,主要靠沉帖降低热度。这种操作手段也存在一定的不公平性,是一种变相的舆论控制手段。而KOL文章的互动率低时有可能粉丝看不到,因为微博有一个所谓的算法,但这个权重设置权力在微博手上。这意味着微博可以通过算法来控制帖子的热度,这种黑箱操作容易让真正优秀的内容无法呈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微博的内容生态。
微博与阿里的营收关系
从2013年到2019年,阿里巴巴虽然在微博营收中占比下降,但依然是最大客户。微博依靠阿里为其平台商家提供电商广告策划。这种关系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微博的经营模式和发展方向。或许也是微博在对待一些商业性热搜和广告时比较随意的一个原因,因为有阿里这样的大客户,微博优先考虑的可能是经济利益而不是信息的真实性和价值。
你是否认为微博热搜还值得信任?希望大家在看了这篇文章后积极点赞、分享并在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