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探店是有价值的内容产出,让众多博主达人受益,如今却被疑为营销。这个变化背后隐藏着一系列问题,如果不加以解决,将导致多方受损。这当中的矛盾与现状值得深入探讨。
探店的兴起与价值
早期的探店是很有价值的。它让消费者能了解到很多店铺的真实情况。像阿乔在北京开通美食探店账号,就是看到了探店的价值。而抖音博主阿文每周探5 - 8家餐饮店,最高播放量近100万,平均播放量有5 - 10万,3月至今积累了8.2万粉丝。这都表明探店在吸引流量和传播信息方面是很有用的。另外,探店也为商家招揽顾客起到重要的作用。以前人们选餐厅靠大众点评,现在新兴平台有了新玩法,例如抖音的团购系统借助探店博主向年轻消费者“种草”,商家得到更多机会展示自己。
商业模式中的探店
在商家推广模式下,博主可以接到有偿的探店拍摄任务。像是10万粉丝的博主如果内容多是比较普通的餐饮,那推广价格就不容易提高。小红书上1000左右垂类探店博主,一单商务报价200 - 500元不等,全职博主月收入过万情况也有。举个例子,“成都吃货菜菜子”就深知大众点评和小红书流量的不同之处。小红书更倾向扶持单篇优质内容,垂类账号哪怕粉丝不多也可能有爆款,单篇数据好的垂直账号报价会高于粉丝多但流量差的号。这说明了商业模式中的探店有它的规则和特点。
平台的推动作用
平台对探店博主的爆发式增长起到了大力推动的作用。像抖音、快手、小红书这些手握巨大流量又有种草属性的平台,都觉得探店是一块必须拿下的蛋糕。平台借探店博主向年轻消费者“种草”,吸引商家和消费者。没有平台的推广和玩法,探店很难发展到现在的规模,这是探店发展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探店面临的问题
但现在探店面临着很多问题。每个平台的探店博主账号都接近饱和了,比如抖音、小红书、大众点评等平台。而且头部博主风格同质化严重。一位小红书博主表示平台上真正能坚持做优质内容的人越来越少,广告反而越来越多。抖音将达人探店与商家团购直接挂钩,这对注重高质量内容的探店创作者打击不小。在成都就有博主说探店速度赶不上商家开店速度。这些问题都亟待解决。
信任危机
如今消费者更倾向于把探店内容当成网红营销。不管是推广或者未推广的探店内容都难以获得消费者完全的信任了。当这种信任不断被透支,“反探店”情况可能就会出现。不管是探店博主、商家还是平台,如果失去了消费者的信任,那后果是很严重的,谁也得不到更多的利益。
应对之策
要想让探店在内容变现赛道真正持续下去,平台、商家和博主都要走出流量至上的误区。不能只追求流量而忽略了内容质量。平台要合理规划布局,商家要精准选择合作对象,博主要坚持产出优质内容,只有这样,探店才能再次重拾消费者的信任,整个探店生态才能健康发展下去。
你觉得探店还有机会重新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也请点赞和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