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商直播的大浪潮下,李佳琦和薇娅式的直接卖货模式为人熟知,而快手主播卖货却独树一帜。他们将卖货融入剧情,这种戏剧化的带货方式充满争议和好奇点。
快手卖货的特色剧情化模式
早期快手主播为了快速积累粉丝,会采用比较极端的方式,比如两人在直播间打闹或者对骂。这和传统的卖货方式完全不同,传统卖货注重的是产品的展示和介绍。在快手,剧情可以吸引大量观众,在剧情发展过程中把货卖出去。而且这种方式在快手人气很高,有其独特的受众群体。在快手中主播之间像是在做游戏,通过不同的剧情吸引粉丝,粉丝也愿意在这种轻松氛围下购买产品。
同时,快手主播卖货还讲究产品对受众的适配性。不是随便拿个产品就卖,会根据自身粉丝的特点来选择合适的货物。就像情感类主播清楚观众是小女生,就不会轻易卖男生用品。这也是快手卖货与其他平台卖货的一大区别。
快手主播的库存偏好
库存是快手主播的最爱。一些两三年的积压库存,成本极低,对厂家来说论斤卖,一件可能就一两块钱。快手主播看到了这些库存的潜力。因为价格很低,可以设置非常诱人的价格吸引粉丝购买。这种低价库存货物在快手上的销路很不错。这些库存货物在其他平台可能被淘汰,但在快手却能变废为宝。
而且这种库存货物的销售并不需要主播在产品介绍上花费太多精力。主播只要有一个对比式的话术,强调隔壁谁谁卖得很好,自家肯定也不差,就能让粉丝下单。这在其他电商直播平台是很少见的。
快手与其他平台在产品介绍上的差异
淘宝和抖音主播更多聚焦于产品的介绍。从产品的功能、材质到使用方式等等,事无巨细地向观众讲解。而快手主播有的连产品都不介绍一下。例如只是简单提及别的主播销售数量,来唤起自家粉丝的购买欲。这种差异体现出不同平台受众的不同需求。
快手的粉丝可能更在乎主播的影响力和直播间的氛围,对于产品本身的了解需求没有那么高。而淘宝和抖音的用户更多是被产品本身吸引,所以主播更要详细介绍。
快手的消费升级理解
所谓的小镇青年消费升级在快手上有特殊含义。比如大品牌的折扣产品,即使款式稍有过时,也十分受欢迎。对于小镇青年来说,这是从无到有的消费体验。他们知道大品牌但原来没买过,现在能以低价买到,就算是消费升级了。这种消费升级不是走向一线城市的消费水平,而是以自己能接受的价格买到向往的大牌。在快手中这种消费升级模式很普遍,很多主播的选品也依据于此。
快手直播中的契约关系
在快手有一种特殊的契约关系,这个圈子里口头承诺就是合同。像小沈龙在百万用户专场带货时,因为食品有发霉味道直接不上架,这体现出对口碑的重视。如果在淘宝,可能主播会忽略小瑕疵继续带货。快手主播这种行为体现出一种内部的诚信规则,是对粉丝负责的表现。这种契约关系也约束着主播和电商,大家都遵守这种口头约定。
而且即便有些主播不能出镜直播,在圈中的地位还在,可以通过做“商务”方面的事来发挥价值,比如给其他主播带货提供价格参考等。
快手的圈子经济及粉丝心理
快手带货是典型的圈子经济和熟人经济。如果不是熟人关系的品牌方或者电商,带货就很困难,而且还可能影响主播口碑。同时,电商会通过送礼、打赏后再看主播的卖货成绩来评估主播带货能力。对于粉丝来说,他们觉得主播卖货赚的钱能吸引更多电商刷礼物,从而增加主播粉丝量,这种和明星idol养成模式类似的心理。但在快手上,粉丝看到主播买豪车会觉得很有面子,这和其他平台的粉丝心理有所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