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各个短视频平台纷纷举办线上演唱会,周杰伦在快手的直播数据惊人,这些线上演唱会究竟为何这么火?而短视频平台又为何大力发展这一板块?这都是大众对于这一热点话题的好奇之处。
线上演唱会的缘起
随着疫情的爆发,线下的大型集会受到诸多限制,线下明星演唱会不能正常举办。许多明星没有舞台可以面向粉丝展示自己,而粉丝也渴望看到偶像的表演。这一背景促使线上演唱会的诞生。例如,在2020年左右,疫情使得众多线下演唱会取消,线上演唱会的想法开始萌芽并逐步发展起来。许多歌手开始在网络平台尝试开小型的、简单的线上演唱。
线上演唱会成本相比线下更低,不需要搭建大型舞台,不需要处理场地租赁等一系列复杂事务。而且可以覆盖更多的受众人群,没有地域的限制,远在国外的粉丝也可以观看。
快手的布局
快手为了这场流量争夺战也做出不少努力。在7月18日周杰伦直播过程中,各项数据对快手的发展十分有利。1.1亿的累积观看人数,超654万的最高实时在线观看人数,4.5亿的互动总量。这些数据不仅展现了周杰伦的影响力,更表明了快手布局的成功。
后续快手还要直播周杰伦的“周杰伦线上哥友会”。从预约人数两小时破100万就能看出其受期待的程度。目前歌友会的选歌投票中《半岛铁盒》等歌曲票数领先,也能反映出大众的喜好以及参与度,对于快手平台的忠实度有一定的提升作用。
其他平台的案例
不只是快手,抖音和视频号也早有尝试。今年5月27日的孙燕姿和罗大佑的演唱会直播是很成功的例子。孙燕姿唱聊会直播接近结束时有近2.4亿人次观看,罗大佑演唱会临近结束时有超4000万人观看。虽然统计口径不同,但依然能看出线上演唱会的火热程度。
这些成功的直播案例为其他平台后续的线上演唱会提供了一种模式借鉴。比如如何与歌手及艺人团队沟通协调,直播过程中的技术支持以及整个线上直播流程如何设计等。
平台降本增效下的选择
在互联网行业的大环境里,降本增效是趋势。快手第一季度财报显示销售及营销开支的同比环比都在下降,也体现了这一趋势。像快手等短视频平台不再单纯依靠高昂的营销开支来拉新和留存用户。
而线上演唱会作为内容运营的一部分正好可以满足这一需求。靠优质内容驱动用户增长,通过大流量歌手的演唱会吸引新用户,通过更好的用户体验留下更多用户。这是一个性价比更高的发展策略。
明星的新舞台
对于明星来说,线上演唱会也是一个新舞台。就像周杰伦不仅在快手直播推出新作品,还与小提琴家合奏并路透新MV。这是一种新的作品推广、形象展示的方式。
在线上演唱会环节,明星可以更近距离地和观众互动。比如可以根据观众的评论和要求及时调整表演内容,这是与线下演唱会不同的体验。而对于不太知名的歌手来说,这也是一个借助平台流量提高知名度的好机会。
粉丝的盛宴
从粉丝的角度,线上演唱会对他们是难得的盛宴。由于各种原因,很多粉丝可能没有机会到线下观看自己喜欢的明星演唱会。线上演唱会为他们提供了机会。
而且在线上他们可以通过各种互动方式表达对偶像的喜爱。如在周杰伦的快手直播间的4.5亿互动总量就包含着粉丝们的热情参与。评论、点赞、送虚拟礼物等操作都是粉丝与偶像紧密相连的证明。
那你希望下一个在短视频平台开线上演唱会的明星会是谁?希望大家点赞、分享并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