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今短视频火爆的时代,快手作为热门平台,很多人渴望自己的作品获得高播放量,但往往事与愿违,这确实让人很头疼。
作品缺乏吸引力
作品没有独特之处是播放量上不去的常见因素。就像在一个繁华的集市里,如果你的商品毫无特色,根本不会有人多看一眼。例如有的视频画面平淡,仅仅是日常的简单记录。内容上没有精彩的情节或者新颖的观点,无法吸引观众的注意力,自然就不能让他们愿意花时间去观看完整的视频。这种情况可能发生在新手身上比较多,他们刚开始还摸不清怎么样做出让人眼前一亮的视频。
在快手中内容同质化严重。很多人都是人云亦云,看到别人拍某个热门话题火了,自己也照搬来拍。比如说前段时间某个挑战很火,于是大量相似内容被制作出来,这样观众看了几个之后就会产生视觉疲劳,对类似内容不再感兴趣,后续的播放量也就很难提升。
原创度过低
很多人因为不坚持原创而深受恶果。有些创作者为了图省事,直接搬运他人的视频,或者稍微修改一下就当作自己的作品上传。曾经在2020年就有调查发现,超过70%被判定原创度低的视频播放量都远低于平均水平。
拼凑的内容也存在很大问题。比如将几个不同视频的片段剪辑到一起,没有自己的创新,整体看下来没有连贯性,这种视频在算法检测时很容易被认定为低质量、低原创度的作品,平台就不会给予太多推荐,播放量也就高不了。
没有抓住平台规则
快手的推荐算法有自己的一套标准,如果不遵守规则就很难获得高播放量。例如标签使用不当,标签就像是灯塔,是引导流量的重要工具。有的创作者不重视标签,随机乱写或者干脆不写,这就会导致系统无法正确判断视频的类型和受众,会减少推荐。
快手还对视频的时长、格式等有要求。2019年平台进行过一次调整,对短视频时长给出了新的建议范围。如果不按照这样的要求制作视频,可能会影响视频的正常播放和推广,进而影响播放量。像有些旧设备录制的视频格式老旧,在快手平台可能播放会出现问题,导致观众无法顺畅观看,那么播放量自然就不会理想。
传播策略失败
很多创作者完全依赖平台自动推荐,没有自己的传播策略。在快手中,本身账号内粉丝之间的互动就非常有利于视频的传播。2022年的一份报告指出,在播放量高的视频中,有超过80%是有粉丝持续互动的。然而有些用户没有用心经营自己的粉丝,没有通过定期的互动、抽奖等活动巩固粉丝关系,导致粉丝缺乏积极性来观看新的作品。
并且跨平台推广十分欠缺。比如有一些创作者在抖音或者微博等其他平台也有一定数量的粉丝,如果将快手作品适当推广到这些平台,可以吸引更多人过来观看。但不少创作者忽视了这一点,导致作品只能局限在快手平台内小范围传播。
发布时机不佳
不同时间发布作品,播放量会有很大差异。在快手平台的用户活跃度在不同时间段有明显变化。就拿晚上7点到9点这个黄金时段来说,这个时间段大部分人已经下班放学,会在这个时间刷手机休闲娱乐,在这个时候发布的视频往往能获得更多的初始流量。如果选择在凌晨3、4点发布,可能大部分用户都在睡觉,极少人会看到这个时候发布的视频,初始流量低,后续又很难再引起更多的推荐,播放量也就提高不了。
另外,除了每天的时段区别,季节和特殊日期对播放量也有影响。例如在节假日期间,人们的心情比较放松,更愿意花费时间在短视频上,这时候发布一些和节日相关的视频就有机会获得很高的播放量。
缺乏持续性
如果不是持续输出优质内容,很难维持播放量。想要在快手站住脚,不能仅凭一个爆款作品。有的创作者在偶尔有一个小热门作品后就停止创作或者长时间不更新内容,那之前积累的流量和观众很快就会流失。比如一位美食博主,起初靠着一道独特的菜品制作视频小火了一把,但是之后几个月都没再更新,当他再次发布作品时,观看量就骤减,因为之前对他感兴趣的观众已经关注了其他经常更新的美食博主。
你是否在快手上也面临过播放量上不去的问题?快来评论区分享你的经历,记得点赞和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