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今的短视频时代,无数创作者都在寻找变现途径,快手的创作者激励计划就是其中之一。有人能从中获得可观收益,也有人收益寥寥,这其中到底有哪些门道?下面就为大家详细拆解。
快手发展历程
快手是北京快手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产品。它的前身“GIF快手”,诞生于2011年3月,最初只是一款制作、分享GIF图片的手机应用。到2012年11月,快手从纯粹的工具应用转型为短视频社区,为用户提供了记录和分享生产、生活的平台。2015年后,随着智能手机普及和移动流量成本下降,快手迎来发展契机。
2019 - 2021年,快手更是动作频频。2019年11月签约“品牌强国工程”强国品牌服务项目,2020年成春晚独家互动合作伙伴开展红包互动,2021年2月在港交所上市,融资54亿美元。同年3月发布2020年财报,全年营收虽未达预期,但也展现了强大实力。
广告流量开启条件
在快手,只有一部分人可以打开设置页面的广告流量。这部分流量对应的金额并不固定,普遍在200元左右。打开路径在快手APP的设置 - 快接单下面,能看到“创作者激励计划”。不过,要加入这个计划也有条件。创作者需要有一万粉丝,并且账号不能属于媒体号、明星号或者政务号等特定类型。只要满足了这些条件,申请开通后就有机会参与。
一旦开通,在创作者发布的视频底下,系统会自动分配便利贴广告。这些广告类型多样,常见的有游戏类、电商类、应用类等等。这就相当于创作者多了一条变现的渠道,只要有人点击这些广告,创作者就能获得收益。
收益影响因素
从开通了创作者激励计划用户的反馈来看,收益和播放量并非简单的正比关系。有的用户视频有几十万播放量,收益却只有几块钱;而有的用户一百多万播放量能拿到一百二十块钱。这说明视频播放量只是影响收益的其中一个因素。
除了播放量,广告的类型、用户的点击转化率等也对收益有着重要影响。例如,一些热门游戏广告,用户点击意愿高,创作者获得的分成可能就多;反之,如果是不太热门的电商广告,即使播放量高,点击的人少,收益也不会理想。
创作者经历分享
小李是一名普通的快手创作者,他为了达到一万粉丝的门槛,花了好几个月时间。每天精心策划内容,拍摄和剪辑视频,终于满足条件加入了创作者激励计划。刚开始,他觉得只要视频播放量高就能赚钱,可现实却给他泼了冷水。他一条几十万播放量的视频,收益才几块钱,这让他很是沮丧。
而另一位创作者小张,虽然视频播放量不是特别高,但他善于选择合适的广告类型。他会根据自己账号的粉丝属性,挑选一些与之匹配的游戏或应用广告。结果,他的视频虽然播放量只有十几万,但点击转化率高,收益反而不错。
平台政策变化
快手的创作者激励计划也在随着时间不断调整政策。早期可能更注重粉丝数量,只要达到一万粉丝就能参与。但后来可能会综合考虑账号的活跃度、内容质量等因素。比如,如果一个账号虽然有一万粉丝,但长时间不发布作品,活跃度低,可能就无法通过申请。
另外,对于广告的分配规则也可能会改变。也许未来会根据创作者的视频风格,更精准地分配广告,提高广告的点击效果和创作者的收益。平台政策的这些变化,都要求创作者时刻关注,才能更好地适应,获取收益。
未来发展前景
随着短视频行业的持续发展,快手的创作者激励计划也有很大的潜力。一方面,广告主可能会越来越看重快手这个庞大的流量平台,投入更多的广告费用,创作者的收益可能会相应提高。另一方面,快手也可能会推出更多的激励措施,鼓励创作者生产优质内容。
不过,创作者面临的竞争也会越来越激烈。要想在这个计划中脱颖而出,创作者不仅要不断提升自己的创作能力,还要善于分析数据,了解用户喜好和平台规则。只有这样,才能在未来的发展中占据一席之地,获得丰厚的收益。
你对快手创作者激励计划的收益方式有什么看法?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分享,也别忘了点赞和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