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25日永雄集团的遭遇成为关注焦点。4家分公司跨省执法被抓170多人,这一事件背后有着众多矛盾与焦点。永雄称无违法行为,个别员工问题非集团行为,可它依然面临停业转型。这也引出了整个催收行业合规性的讨论。
永雄集团的事件发展
永雄集团事件发展迅速且影响巨大。2023年5月25日它的公开信燃爆话题。4家分公司在安徽遭遇跨省执法,170多员工被抓,这是明确的数字呈现。公司直接宣布停业。而后续,像吉首分公司员工孔某某等26人被移送起诉,整个事件持续发酵。它一直强调自身的无辜,可依然逃不过停业转型的结局。
永雄集团的事件不是个例。自2022年以来,湖南被查处催收公司至少14家。这表明整个湖南催收行业面临着监管的压力。永雄可能只是其中较受关注的一家,很多催收公司在严监管态势下无所遁形。
催收公司的违规手段
催收公司的违规手段多样,从已有判决梳理可知。为催收债务向欠款者单位频繁打电话,给高姓欠款人单位打几百次电话。如果欠款人为公务员还向多部门举报其不端。对今麦郎员工的欠款催收,言语攻击企业包庇。这些情况屡见不鲜。
这不仅影响欠款者的正常生活,也对欠款者所在单位造成干扰。不是所有催收公司的债务都是非法债务,但这种行为却严重影响社会秩序和公民权益,这样的违规手段也成为催收行业被盯上的重要原因。
永雄集团的辩词争议
永雄集团宣称不存在违法犯罪行为。个人违规不属于集团行为,与其他催收公司相比自己没有某些严重违规行为,但有货拉拉下单等情节。这种辩词存在争议。虽然对比同行有优势,但自己也存在一些灰色行为。
在司法判决面前,已有五家催收公司被判构成恶势力犯罪集团。永雄集团虽然不承认自己的集团犯罪行为,但面对行业现状也难以完全避嫌。而且很多律师以恶势力犯罪集团的判定做辩护点,存在诸多法律争议焦点。
警方的行动与冻结资金
警方在查办案件中有多种行动。如对于催收公司未结佣金,直接发函让金融机构打到警方账上。警方还冻结催收公司账户资金,永雄集团被冻结4800万元,其他催收公司加起来都不及永雄集团的零头。
这些行动体现出警方治理催收行业非法行为的决心。对催收公司的资金管控可以从源头上震慑违法违规行为,确定其是有组织依法办事,保护公民权益的重要表现。
行业的转型与现状
永雄集团业务停摆近一年后宣布转型成为科技服务型公司。这是它应对行业严监管和自身危机的一种策略。而受永雄事件影响,湖南催收行业生态变化巨大。原本1000多家活跃企业现在不到100家。
省内银行招投标中外地催收企业与本地各占一半,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以前湖南催收能力强,现在情况发生转变。这意味着整个催收行业都在面临重新洗牌和合规建设的压力。
催收行业的未来价值
催收行业存在的价值在于对不良资产处置、对经济发展有积极意义。但目前面临系统性的合规建设。整个行业必须摆脱过往的违规手段,走向健康发展道路。如果合规发展,能够清理不良资产,促进金融秩序稳定。否则可能继续被整治,逐渐走向衰落。
读者们,你认为催收行业能成功转型走向合规吗?希望大家评论点赞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