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化开端展望
在2016年12月7日,宿华接受网易科技采访时表示,快手即将开启大规模的商业化进程。当时被广泛看好的商业化方向众多,像信息流广告、电商、直播、游戏、增值服务等。可谁能想到,真正成功做起来的却只有直播,这其实也为快手后续更为深入的商业化发展埋下了伏笔。
那时互联网行业都紧盯着快手,大家心里都在想,快手能否在这些商业化领域都有所斩获?但现实表明,直播独放异彩,算是快手商业化道路上打开的第一扇重要大门。
直播带货的崛起
快手商业化每往前进一步,直播带货就实现一次大跨越。去年快手电商交易额达到了350亿元,这一成绩让宿华和程一笑备受鼓舞,他们先定下了今年1000亿的目标,后来随着市场行情越来越好,目标又从2000亿提高到2500亿,这个增长速度可谓惊人,甚至几乎要秒杀淘宝直播的水平了,快手直播带货的潜力可见一斑。
直播带货能在快手发展得这么好,一方面是因为平台有大量的用户基础,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主播和用户之间建立了比较强的信任关系,能够促进购买行为。
复刻拼多多模式
说了两年的快手商业化,实际情况是在复刻拼多多。美团王慧文把中国互联网生意分为AB两面,A面是供给和履约在线上,B面是供给和履约在线下,快手正在从A面走向B面。这就像走拼多多走过的路,学习在下沉市场挖掘潜力和拓展供应链。
快手这么做也是有自己的考量,拼多多在下沉市场的成功有目共睹,快手借助自身的平台优势,希望复刻这样的成功,为自己的商业化进程添砖加瓦。
电商新故事讲述
当下电商行业都流行讲to b故事,淘宝讲给希望数字化升级的企业,拼多多讲给过剩产能,而且大家都在着力发展稳定可控的线下生产基地。白牌企业有产能但利润薄,知道拼不过大品牌,不过在某些对品质不太敏感的特定消费场景,比如手纸、纸巾等,它们能通过低价冲量与直播完美契合。
快手看到了其中的商机,在电商领域找到了自己新的发力点,利用好白牌企业和特定消费场景,为平台创造更多的商业价值。
吸引品牌商家策略
快手希望把格力董明珠的案例包装成可复制的模式,以此来吸引更多品牌商家。今年3月快手还更新了品牌保护名单,这显然是向知名品牌示好。快手明白,光有白牌商品是不够的,有了知名品牌的加入,平台的商业生态会更加丰富和稳健。
知名品牌可以提升平台的形象和品质感,吸引更多层次的用户,对快手的长期发展有重要意义,所以快手在努力搭建起与品牌商家良好合作的桥梁。
与电商的关系变化
对于快手来说,王慧文所说的AB两面意味着更多的行业话语权。但在电商看来,快手不再只是可以用钱支配的广告入口,而是成了有利益冲突的友商。快手有社交属性,流量成本相对低,肩部和腰部主播也有带货能力。
过去淘宝把快手当成下沉市场挖掘机和遏制拼多多的利器,还合作过“老铁狂欢夜”,但蜜月期过后暗战开始。目前快手与电商各取所需能相安无事,一旦快手进一步拓展,就可能引发宣战。说到底,快手野心勃勃,两块蛋糕都想吃,与电商的矛盾迟早会爆发。你觉得快手和电商未来会走向怎样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