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主播的出现,真的是让人大开眼界。现在的直播间,只要宝子们一进去,就能发现这个新奇的存在。它既能实时回答问题,又能多语言沟通,可这背后也有着不少让人纠结的事。
AI主播的便捷之处
AI主播的设置并不复杂。直播团队提前把常见的QA准备好,利用关键词捕捉就能自动作答。像之前小冰开发的N小黑N小白那样的新闻播报AI主播,就已经有了这种技术基础。此外,它能节省成本。以前十几个人的直播团队,现在一两个就行,每月花费仅仅几千元,场地、设备等投入也可省去不少。
AI主播还擅长语言。熟练的多国语能力,对跨境电商来说很实用。不用到处去找本地直播人才,这对企业人力成本和精力的节省是很可观的。
AI主播的局限性
目前,AI主播更适合垃圾时间或者长时段的本地生活直播间。他们话术重复,在内容质量上很难和真人相比。用户来去匆匆,要是靠AI主播建立深度信任比较难。比如,大家看到的多数是拿着固定话术轰炸购买团购券之类的。而且在主流平台像抖音,对AI主播的态度也模棱两可。
同时,AI主播在内容品质上的欠缺对平台生态可能是种损害。即使有平台规范,但里面那些限制规定也让AI主播的发展前景不明朗。
商家的应对策略
商家想出了一些折中的办法。有录播和直播结合的,也有双机位直播的。让AI和真人搭配干活,一个负责循环口播,一个搞互动和展示产品。这样做既想利用AI的优势,也想克服它的劣势。
这种搭配的主要目的是让直播更高效,提升转化率。可是商家心里还是很纠结,不确定这种方式能有多少效果提升。
关于转化率和品牌调性
数字人公司鼓吹AI主播在成交量上不比真人差,还拿出一些案例宣传。但更多商家在犹豫。他们不确定AI主播能不能提高转化率和GMV。如果搞不好,还可能影响品牌调性。
毕竟,品牌与观众之间的信任建立不容易,大家担心AI主播的机械性可能会损害这种信任关系。
中间商的商机
有趣的是,在公众号「深响」的采访里发现,很多技术厂商和个人卖家除了销售产品,还推荐代理服务。售后卖出代理服务似乎更有赚头。这间接说明做数字人直播可能没有赚差价的中间商机那么直接。
直播格局的变化
现在的直播格局在去头部化,想构建多样的主播矩阵。品牌们不想总是给大主播做嫁衣,更多开实体店和探索自播。像小杨哥那种趣味型主播另辟蹊径。
不过大主播还是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大部分公司做平播和店播,而且很多主播水平有限,这也给AI主播留出发展空间。
大家觉得AI主播未来会彻底取代真人主播吗?希望大家点赞分享,也欢迎在评论区留下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