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的商业机遇
如今社交平台的商业变现潜力巨大,Facebook就从中获得了丰厚利润。Facebook CEO扎克伯格认为,增加旗下产品商业活动是重要机遇。特别是Instagram,在青少年族群中市占率持续成长,为Facebook吸引了大量年轻用户。
在最近的财报会议中,桑德伯格表示,Ins有8成用户至少追踪一个品牌账号,每天超12亿用户点击品牌账号,每月平均互动超1.8亿次。这些数据表明,Ins对品牌方极具吸引力,也让Facebook能持续从瞄准商业结果的广告中获利。
用户集聚的马太效应
互联网产品存在明显的马太效应。Facebook旗下有Instagram、Messenger、WhatsApp等多元化产品。这些产品相互配合,让用户集聚呈现“1 + 1 + 1 + 1>4”的效果。
众多用户聚集在Facebook旗下的各平台,使得品牌方更愿意投放广告。因为这里能接触到大量潜在客户,这也进一步加强了Facebook的商业变现能力,使其在社交商业领域占据更有利地位。
Ins探索企业级市场
除了广告,Facebook积极探索Ins在企业级市场的变现能力。它聚集品牌方,希望通过各种方式挖掘更多商业价值。企业可以借助Ins的高流量和年轻用户群体,推广产品和品牌。
这种探索为Ins带来了新的发展方向。它不再只是一个社交分享平台,还成为了企业重要的营销渠道,帮助企业触达目标客户,提升品牌影响力和销售额。
小红书的定位升级
小红书自2013年创立以来,经历了多次定位升级。从最初的攻略分享,到后来的经历分享,再到如今成为生活片段分享社区。这种升级使小红书更加贴近用户的生活。
随着定位的升级,小红书吸引了大量年轻用户,他们在这里分享自己的生活点滴和消费体验。这也为品牌方提供了一个与消费者互动的良好平台,让品牌能够更了解消费者的需求。
小红书与品牌共生
小红书没有和明星进行商业绑定,而是针对明星真实需求创造共生价值。这一模式让品牌在小红书能获得真实的口碑。品牌方可以直接在小红书收集消费者的口碑,预测市场趋势。
尤其是小众品牌,在小红书社区强大的发现力下,能够找到更好的商业机遇。品牌无需大量投放广告,通过优质的产品笔记就能获得更多曝光,吸引消费者购买。
小红书的商业生态
小红书构建了Red City的商业生态。这里“入驻居民”已达2亿,成为全球最大的消费类口碑库。它为“小红薯”提供生活方式,为品牌方提供“落地投资”的广阔可能性。
大数据和AI等新兴技术为小红书的信息通路提供支持。小红书建立了AI Lab等技术团队,提高品牌方的触达转化率。笔记分享引发的裂变式传播能为品牌积累口碑,提升溢价水平。对比Ins,小红书在让品牌方创造的生活方式贴近用户和完成购买闭环上表现更优,现阶段其30亿美元的估值远不能代表其商业可能性。
大家认为小红书在未来的商业发展中,还能在哪些方面继续创新突破?觉得文章有用的话,记得点赞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