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里,异地办事的麻烦大家都深有体会,不过浙江多地正大力推进“跨省通办”,给大家带来了便捷。
安吉:务实举措提升便利度
安吉有3万余来安务工人员,办事存在难点。当地以相关指导意见为指引,线上线下业务融合。比如在线上开通办理渠道,线下设立办理点,打造独特服务模式,不再让群众为办事两地奔波,极大提升了政务服务便捷度和群众获得感。
安吉还明确108项跨省通办事项,在卫生就业、医疗保障等方面规范办理要求。像办理企业开办,以前要在两地多个部门来回跑,现在在一个地方就能快速申请,真正做到“只进一扇门、能办两省事”。
海宁:扩大“通办”朋友圈
海宁推进“海宁 +”政务服务联盟建设,集中梳理事项、对接需求。通过多个部门的数据有效对接,能快速处理各类申请,提供“异地受理、属地审批、免费邮寄、就近取证”的全链条服务。
海宁还聚焦两类人群需求,形成“三张清单”。在海宁工作的外省人员能更快速办理生活相关事务,在外的海宁人办理家乡事务也更方便。有了这份清单,办事更有方向,提高了办事效率。
浙闽赣皖:医保协作新格局
举办“浙闽赣皖”四省边际医保服务协作研讨会并签约,建立了医保政策打通等协作格局。这意味着,在这四省看病就医,医保政策能更好衔接,不用再担心不同省份政策差异大带来的麻烦。
四省还在各自医保经办机构设置跨省通办业务专窗,提供帮办代办服务。工作人员会指导群众准备材料、填写表格,大大节省了大家办理医保业务的时间和精力。
台州:落实意见解决难题
台州积极落实国办意见,与贵州毕节、新疆阿拉尔等地合作。组建了专门的工作专班负责统筹协调,搭建了信息交流平台,让两地业务能快速沟通。并且优化了办理流程,群众办事更顺畅。
合作有效解决了群众异地办事多地跑等问题。之前群众办理一些业务可能要在两个省份多次往返,现在在家门口就能提出申请,等待审批结果,减少了出行成本,也避免了折返跑的精力消耗。
常山:毗邻合作新发展
常山落实相关意见,以和江西玉山合作契机,加强服务支撑。比如增加了服务窗口的工作人员,提升办事接待能力,扩大了通办事项范围,让更多业务可以在两地跨省办理。
出台方案建立工作机制,在乡镇便民中心开专窗、配专员。专员经过业务培训,能快速准确地为群众服务,提升了当地政务服务效能,推动“常玉”跨省通办走向新的发展阶段。
联络协同:促进网状式发展
浙江各地健全跨省通办联络表、工作群,汇集240多名联络人员。他们能实时沟通对接,精准了解各地服务需求。不管是新增业务需求,还是办理流程中的问题,都能及时得到解决。
通过这些联络人员,“跨省通办”由点对点服务向网状式发展。各地区之间的合作更加紧密,资源共享更充分,未来能为群众和企业提供更广泛、更高效的跨省服务。
浙江多地大力推进“跨省通办”,为百姓带来极大便利。你自己或身边人有体验过这些“跨省通办”业务吗?觉得服务体验如何?点赞并分享此文,一起关注政务服务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