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年春晚明晚就要开播了,互联网大厂集卡兑换式春节红包活动已开启多日,然而走过8年的春晚红包却格外安静,难道今年会没有红包合作方?让人好奇又疑惑。
微信红包破局
2013年微信支付上线,那时支付宝在用户心中地位稳固。为了增加用户使用量,2014年微信团队受公司春节发红包传统启发,开发出微信红包和拼手气红包玩法。春节期间,借助春晚对微信支付的流量赋能,一下子火了起来。春晚前,微信支付用户不到800万,登上春晚后,短短两天绑定个人银行卡达2亿张,这一仗让微信支付成功突围。
阿里快速跟进
微信红包的成功让支付宝感到了压力,此后3年,阿里巴巴快速行动,连续成为央视春晚红包互动合作伙伴。2015 - 2017年,阿里为春晚红包投入了共计20亿元。这一连串行动显示出阿里争夺支付市场的决心,借助春晚的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用户活跃度。
性价比的考量
春晚红包这种简单直接给钱的玩法,和互联网“烧钱换增长”模式相符。但参加春晚红包活动后,企业会发现性价比不高。广告部领导提到,互联网产品日活过亿才能上春晚。尽管淘宝在2017年“双11”基础上扩容3倍应对春晚流量,流量峰值超“双11”15倍,转化留存却不理想,使得春晚红包性价比打了折扣。
百度的投入与收获
2019年百度豪掷9亿用于春晚红包。在当年春晚期间,百度APP的日活跃用户数从上年年底的1.6亿冲向3亿,近乎翻倍。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百度APP的用户活跃度和市场影响力,但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成本,而且后续能否持续留住这些用户仍是一个问题。
行业格局变化
如今互联网行业竞争格局趋于稳定,抖音、微信、淘宝等超级App占据了大部分用户手机,成为生活必备。这种情况下,大规模拉新营销的必要性降低。早期微信将红包与社交结合是创新之举,但后来的春晚红包合作方,只注重给钱形式,没有沉淀内核,难以给消费者留下深刻印象。
兔年新趋势
虽然今年春晚红包合作方悬而未决,但互联网企业春节红包早早开始,还呈现两大新趋势。比如快手拿出20亿搞红包互动,还找来“冠名商”分担成本,这或许是未来互联网春节营销的新思路。
你觉得今年春晚要是真没红包合作方,是好事还是坏事?欢迎点赞、分享文章并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