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大V身份
记者多渠道确认,活跃于新浪微博的财经博主徐晓峰,其用户名为“徐晓峰在上海”,在网络世界以金融大V的形象示人。他拥有众多粉丝,在财经领域拥有一定影响力,很多粉丝信任他的言论和推荐,把他视为投资引路人。
在网络时代,像徐晓峰这样的大V很受关注。他在平台发布的内容能吸引大量浏览和讨论,本应好好利用影响力传播正确金融知识,却走上了割粉丝韭菜之路。
为分仓软件引流
2019年6月,陈某想推广分仓软件,找到了徐晓峰。两人签订合作协议,徐晓峰利用自己的影响力为该软件引流粉丝投资。他在平台发文宣传,以无需资金和交易限制为诱饵,将粉丝吸引到软件上。
徐晓峰身为私募管理人员,心里清楚这分仓软件不正规,类似系统曾被证监会处罚过。但为了赚钱,他根本不管粉丝利益,毫不犹豫地去割粉丝韭菜,让粉丝置身于投资风险中。
广告赚钱套路
发广告是徐晓峰另一个重要的赚钱手段。起初,他每条广告收费2 - 3万元,后来涨到了5万元。他根本不关心广告内容是否真实,只要给钱就发。2019年3月,他接了条广告,结果粉丝反馈是诈骗链接,他还因此被禁言。
然而到了2020年6月,他明知是诈骗链接还继续发,只是加了些提醒话术,就非法获利39万元。众多粉丝找他要说法,他却撇得干干净净,把责任都推给粉丝,毫无担当。
再发诈骗广告
2020年的这次,徐晓峰在已知先前广告被举报为诈骗链接的情况下,依然多次发布相同链接广告。虽然加了些提醒话语,但这无法掩盖他为了钱不顾粉丝安危的事实。粉丝们出于对他的信任而被骗,他却只想摆脱自己的责任。
这种行为实在令人气愤,他利用粉丝信任大肆敛财,完全背离了一个财经大V应有的职业道德,让众多粉丝遭受财产损失,生活受到负面影响。
发布虚假信息
检察官发现徐晓峰还利用微博影响力发布虚假金融投资信息。为了查证事实,他们解决了一系列技术问题,证实他在明知虚假广告导致他人被骗后,仍发布相同链接虚假广告。由此,他被增加“帮助网络信息犯罪活动罪”,并以二罪被批准逮捕。
他日常发布链接广告时总会说一些虚假宣传的话,宣称自己熟悉广告中的人,但案发后供述他根本不认识那些人,也没核实过身份和内容,收钱就转发,严重误导了粉丝。
粉丝遭遇与反思
众多粉丝因为相信徐晓峰而遭受诈骗和财产损失,向他讨说法却被他推诿。这些粉丝原本怀着对投资的期待,把信任给了徐晓峰,没想到却掉进了他设下的“陷阱”,对他们的财务和心理都造成了伤害。
从这件事我们应该反思,网络时代要警惕所谓“大V”的言论。粉丝们不能盲目跟从,要增强自我保护和风险意识,相关部门也应加强监管。大家觉得面对网络上的金融大V推荐,该如何保持理性?不妨点赞和分享本文,说说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