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抖音刚成立时,短视频领域老大快手已深耕多年。而如今,抖音成了现象级产品。那么,它是如何突破快手壁垒、快速崛起,未来又将走向何方?下面就带你详细了解。
起步背景
2013 年快手进军短视频社交,到 2016 年已经沉淀了 3 年。同年抖音诞生,这说明抖音团队非常看好短视频市场。当时快手虽是老大,但并非无懈可击。抖音创立之初,没有完全复制快手去中心化分发机制,而是让优质视频有更多曝光,这就注定了它会在拍摄功能优化上多下功夫。
初期质疑
抖音出现后,社会上部分人对它抱有敌对态度。原因是它与北美的音乐短视频产品 musical.ly 太过相似,被认为是抄袭。不过,有头条强大的经济实力做支撑,抖音并未受此过多影响,开始大规模砸钱投放广告,积极探索运营和变现途径。
商业化进程
据 36氪记者采访抖音产品负责人王晓蔚所述,成立一年的抖音急于推进商业化,是因为产品量级达到了一定程度,2016 年 8 月时日均 VV(视频播放量)就已过十亿。此时抖音开始探寻变现方式,这标志着它从单纯的产品向商业运营迈进了重要一步。
发展困境
用户的激增让抖音在快速发展中也面临诸多问题。视频质量参差不齐,好的视频与低质量视频鱼龙混杂;评论区也出现了不和谐因素,粗言恶语时有发生。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用户体验,也成为抖音继续发展的阻碍。为解决这些问题,构建和谐社区成了第三阶段(V1.6.8 - 1.7.8)的主要任务。
爆发崛起
在产品基本定型后,抖音没有在拍摄视频方面做大改动。顺着之前的发展趋势,2018 年春节期间,抖音增加了《百万英雄》的入口,凭借这个活动彻底火爆全国。这就像一颗火种,让抖音在社交网络上迅速燎原,用户量进一步扩增。
未来展望
回顾抖音发展,2016 年成立时,若从复制快手方向出发,可能连存活都难。而它从音乐短视频切入,先吸引快手外的用户,再扩张与快手抗衡。在第二阶段,靠头条资金支持、砸钱运营和与明星合作,收获大量用户。未来,度过危机后,抖音内容质量监管依然是重点。或许未来要把有趣、好玩的特性与“教学”结合,推出高质量、有营养的内容,让用户娱乐同时能有所收获。
如果你在刷抖音,更希望看到娱乐视频,还是有价值的教学内容?觉得文章有用的话,别忘了点赞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