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弄清楚微博的信息是如何精准推荐到大家面前的吗?这就涉及微博推荐架构的演进,它有着复杂的发展过程和独特的架构构成。
推荐流程构成
其实微博推荐在流程上的构成,并不只属于微博,业内大部分推荐系统的流程都是类似的。推荐流程基本涵盖了各个环节,是一套通用的模式。虽然这些流程和微博本身独特的属性关联不大,但却是微博推荐系统运行的基础框架。
架构演进背景
架构的出现往往和团队、业务环境密切相关。微博推荐架构的产生也是为了解决当时所处环境下的各种问题,所以每一个阶段的架构都带有那个时期的强烈特点。例如在业务发展初期,要解决的问题和发展中后期就有很大差别,不同时期的架构也因此有着不同的侧重。
第一阶段:微博推荐 1.0
以业务实现为主要目标的微博推荐 1.0 版本,没有完整的反馈和评估体系。排序环节也被策略所取代,工作重点集中在候选、策略和展现上。各项目为了快速实现业务,基本都是采用熟悉的技术栈搭建独立架构,比如很多项目负责人选择使用 apache+mod_python 作为服务架构,用 redis 作为存储选型。
随着公司对推荐业务有了更明确的定位,要提高关系达成和内容传播效率,为推荐型广告做好技术等方面的基础,微博推荐进入 2.0 阶段。2.0 不再只满足于业务需求,而是要解决完整的推荐流程问题,不再是一个个独立的系统,避免开发人员用不同技术解决相似问题。同时这个阶段更看重推荐效果,开发重点逐渐转向以效果为目标的技术迭代。
当前正在实行的微博推荐 3.0 架构是基于 2.0 发展起来的,保留了大量 2.0 中的分层体系和工具框架。微博推荐的核心业务逐步迁移到 3.0 体系下,以算法数据驱动,进一步提升推荐效果。新技术、新算法不断融入,让推荐更加精准、高效,满足用户日益多样化的需求。
架构演进总结及建议
在微博推荐架构的演进过程中,团队和个人都从中收获颇丰,技术和业务的关系在架构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在技术架构选型方面,建议寻找当前的最短路径,然后不断优化迭代,而不是急于求成。只有这样,才能打造出适应业务发展、满足用户需求的高效推荐架构。
你觉得哪种阶段的微博推荐架构对你的使用体验影响最大?希望大家点赞、分享文章,加入讨论!